用药贴破伤风和抗破伤风毒素那

当外科医生建议打破伤风针的时候,很多人内心充满的是不理解。不就是玻璃扎了一下、肉里刺进一根小木刺,有必要这样兴师动众的嘛?殊不知,有些伤口看着虽小,若不谨慎处理,会给将来的你酿成大祸。下面小编和在家一起了解一下“破伤风”和“抗破伤风毒素”那些事儿!

一、破伤风到底是什么东东?

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阵发性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破伤风除了可能发生在各种创伤后,还可能发生于不洁条件下分娩的产妇和新生儿。

破伤风杆菌,为专性厌氧,革兰染色阳性。平时存在于人畜的肠道,随粪便排出体外,以芽胞状态分布于自然界,尤以土壤中为常见。此菌对环境有很强的抗力,能耐煮沸。

破伤风潜伏期通常为7~8天,可短至24小时或长达数月、数年。潜伏期短者,预后越差。约90%的患者在受伤后2周内发病,偶见患者在摘除体内存留多年的异物后出现破伤风症状。

二、哪些伤口需打破伤风抗毒素?

创伤伤口的污染率很高,但破伤风发病率只占污染者的1%~2%。影响发病主要因素就是缺氧环境。

一般单纯的表皮擦伤,没有缺氧环境,只要经及时清创处理,没必要打破伤风针预防。

如果伤口外口较小,伤口内有坏死组织、血块充塞,或填塞过紧、局部缺血等,就形成了一个适合该菌生长繁殖的缺氧环境。如果同时存在需氧菌感染,后者将消耗伤口内残留的氧气,使本病更易于发生。这些情况需要及时打破伤风针预防。

三、有效预防破伤风的时间窗

创伤后,首先要彻底清创,软组织清创的重要性远高于破伤风预防;其次尽早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通常推荐在24小时内,且越早越好。

如果不能在24小时内注射,是否就失去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意义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破伤风潜伏期通常为7~8天,只要尚未出现症状,预防都是有效果的;通过抗体检测,可以准确掌握个体破伤风免疫水平,了解是否存在破伤风感染的风险,从而有目的地进行预防和治疗。

四、破伤风“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有啥区别?

1、主动免疫: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作为抗原,使人体产生抗体以达到免疫目的。主动免疫分为类毒素基础注射和强化注射两部分。

类毒素基础注射:通常需注射三次。首次在皮下注射0.5ml,间隔4~6周再注射0.5ml,第2针后6~12个月再注射0.5ml,此三次注射称为基础注射。免疫力在首次注射后10日内产生,30日后能达到有效保护的抗体浓度。

类毒素强化注射:以后每隔5~7年皮下注射类毒素0.5ml,作为强化注射。

2、被动免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TG)作为抗体,预防和治疗破伤风。适用于未接受或未完成全程主动免疫注射,而伤口污染、清创不当以及严重的开放性损伤病人。

破伤风抗毒素(TAT):是最常用的被动免疫制剂。儿童与成人用量相同,常用剂量是IU肌注,伤口污染重或受伤超过12小时者,剂量加倍。经5~6日,如破伤风感染危险未消除,应重复注射。注射前应作过敏试验。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TG):适用于对破伤风抗毒素(TAT)有过敏反应的患者。TAT来源于动物血浆,TTG来源于健康人血浆,TTG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明显优于TAT。儿童与成人用量相同,预防剂量IU肌注。创面严重或创面污染严重者可加倍;治疗剂量:~IU,尽快用完,可多点注射。

特别提示:TAT注射前必须作过敏试验;时间超过1周者,如再继续使用,还须重做皮试。门诊病人注射抗毒素后,至少需观察30分钟,无异常反应方可离开。

五、“破伤风类毒素”与“抗毒素”有啥区别?

1、破伤风类毒素:是用破伤风杆菌经减毒加工处理后制成的疫苗,注射到人体后需要经过一定时间后人体才会产生自动免疫力。

2、破伤风抗毒素:是用对破伤风病具有免疫力的人或动物血清经加工精制而成的免疫抗体,注射到人体后,可直接对破伤风起到抵抗作用。抗毒素是被动的,而且在体内只能维持很短时间。

凡已接受过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注射者,应在受伤后再注射1针类毒素加强免疫,不必注射抗毒素;

未接受过类毒素免疫或免疫史不清者,须注射抗毒素预防,但也应同时开始类毒素预防注射,以获得持久免疫。

特别提示: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和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不能注射在同一个部位,因为作为类毒素的抗原和抗毒素的抗体同时注射后会发生拮抗作用,失去免疫效果。

六、打破伤风针的三个基本条件

是否需要打破伤风的简单判断标准是:伤口的深度和导致伤口是什么物体。当伤口深到需要缝针,或是受到一些比较严重的外伤时,如钉子、木头、刺等尖锐物质的刺伤、扎伤,出血了,这样的伤口又深又细,正是破伤风杆菌的温床。伤口外口较小,伤口内有坏死组织、血块充塞,或填塞过紧、局部缺血等,就形成了一个适合破伤风菌生长繁殖的缺氧环境。如果同时存在需氧菌感染,后者将消耗伤口内残留的氧气,使破伤风更易于发生。医生解释,感染破伤风需要同时具备的条件是:

1、组织开放性损伤,创口较深。

2、受到外界破伤风梭菌侵入。

3、创口内有失活组织或局部组织缺血缺氧。

可见浅表创口通常不会出现破伤风感染。单纯表面擦伤,经过及时清创处理后,就没有必要再打破伤风针进行预防了。

七、人咬人也要打破伤风

过度激动会让人暴露原始本能,这就出现了人咬人现象发生。很多人认为被人咬后无所谓,也没有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所以就容易出现伤口感染。医生说,被人咬后是需要打破伤风疫苗,防止伤口感染。因为人咬人也属于动物咬伤,保险起见,被人咬伤后也要打狂犬病疫苗,防止伤口感染。被人咬伤不打破伤风疫苗会有什么结果?后果很严重。日前,南京一名中年男子曹先生就因为被自己的弟弟咬伤,伤口感染成骨髓炎,险些截肢。

人的口腔内细菌有多种,有阴性菌、阳性菌,也有厌氧菌,咬伤之后很容易蔓延,越是杂食动物,菌群越复杂。而人是肉和植物都吃的,所以在所有咬伤中,人的咬伤是最严重的,比其他动物咬伤都要严重。

八、注射TAT或TTG后,再次受伤还要再次注射吗?

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是一种特异性抗体,具有中和破伤风毒素的作用,但它的作用是即时预防,且作用时间是短暂的。

一旦出现新的创伤,有被破伤风杆菌污染的可能,还是要立即重新注射TAT或TTG。

九、孕妇能不能注射TAT或TTG?

TAT或TTG中含有吐温和硫柳汞,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应慎重。

孕妇一旦受到创伤,首先应该按规定程序进行清创处理。

特别提醒:破伤风病死率高达20%。对孕妇而言,如果医生认为伤口有被破伤风杆菌污染的严重危险时,请遵医嘱使用TAT或TTG。

赞赏

长按







































北京有那些中医治白癜风好
北京好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jingwang.net/lcjc/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