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疾病之破伤风和新生儿破伤风

疾控中心在县职校宣传

破伤风?

是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毒素主要侵袭神经系统中的运动神经元,因此本病以牙关紧闭、阵发性痉挛、强直性痉挛的为临床特征,主要波及的肌群包括咬肌、背棘肌、腹肌、四肢肌等。?

破伤风潜伏期通常为7~8天

潜伏期可短至24小时或长达数月、数年。潜伏期越短者,预后越差。约90%的患者在受伤后2周内发病。

易感

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且各种类型和大小的创伤都可能被含有破伤风梭菌的土壤或污泥污染,但只有少数患者会发病。在户外活动多的温暖季节,受伤患病者更为常见。患病后无持久免疫力,故可再次感染。

临床

表现

前躯症状

起病较缓者,发病前可有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局部肌肉发紧、扯痛、反射亢进等症状。

典型症状主要为运动神经系统脱抑制的表现,包括肌强直和肌痉挛。通常最先受影响的肌群是咀嚼肌,随后顺序为面部表情肌,颈、背、腹、四肢肌,最后为膈肌。肌强直的征象为张口困难和牙关紧闭,腹肌坚如板状,颈部强直、头后仰,当背、腹肌同时收缩,因背部肌群较为有力,躯干因而扭曲成弓,形成“角弓反张”或“侧弓反张”。阵发性肌痉挛是在肌强直基础上发生的,且在痉挛间期肌强直持续存在。相应的征象为蹙眉、口角下缩、咧嘴“苦笑”(面肌痉挛);喉头阻塞、吞咽困难、呛咳(咽肌痉挛);通气困难、发绀、呼吸骤停(呼吸肌和膈肌痉挛);尿潴留(膀胱括约肌痉挛)。强烈的肌痉挛,可使肌断裂,甚至发生骨折。患者死亡原因多为窒息、心力衰竭或肺部并发症。

发作可因轻微的刺激,如光、声、接触、饮水等而诱发,也可自发。轻型者每日肌痉挛发作不超过3次;重型者发作频发,可数分钟发作一次,甚至呈持续状态。每次发作时间由数秒至数分钟不等。

病程一般为3~4周,如积极治疗、不发生特殊并发症者,发作的程度可逐步减轻,缓解期平均约1周。但肌紧张与反射亢进可继续一段时间;恢复期还可出现一些精神症状,如幻觉、言语、行动错乱等,但多能自行恢复。??

特殊类型破伤风

01局限性破伤风表现为创伤部位或面部咬肌的强直与痉挛。02头面部破伤风头部外伤所致,面、动眼及舌下神经瘫患者为瘫痪型。

新生儿破伤风

预防:接受破伤风免疫注射

新生儿破伤风又称"四六风"、"脐风"、"七日风"等,是由于破伤风杆菌自脐部侵入而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接生时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剪刀剪断脐带,或接生者双手不洁,或出生后不注意脐部的清洁消毒,致使破伤风杆菌自脐部侵入所致。

潜伏期

最早可在出生后2天,最晚可在生后14天以上发病。但潜伏期一般为5-7天,所以俗称“四六风”或“七日风”。

发病症状

新生儿破伤风早期症状可有牙关紧闭,吸乳困难,继之面肌痉挛呈苦笑面容。四肢肌肉阵发性强直性痉挛,腹直肌痉挛强直如板状,颈项强直呈角弓反张;呼吸肌、喉肌痉挛可致窒息、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新生儿破伤风的突出特点是肌肉强直和痉挛,大多数病人死于呼吸衰竭。

打破伤风针的时间表?

?TIME

医生通常推荐在24小时内患者打破伤风疫苗,原则是且越早越好。但由于各种原因部分伤患在24小时内没有打破伤风。为此不少人觉得超过24小时的损伤,再进行破伤风预防已意义不大。

破伤风疫苗和破伤风的针

严格的说,破伤风疫苗和破伤风针本质上一个是预防而另一个是治疗。受伤后打的是破伤风抗毒素,属于治疗药物。而破伤风疫苗,是为了预防免疫。将来万一受伤,如果体内破伤风抗体达到一定水平,足以保护的话,就没有必要再打破伤风类毒素或者抗毒素。但是,打过破伤风疫苗的人,体内的抗体经过一段时期,可能减弱甚至消失,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为保险起见,医生会建议注射类毒素。确切地说,破伤风不是传染病,不会传染,只有受外伤才可能引起,由于致命率高而被列入计划免疫范围。咨询服务-

免疫规划科:

疫苗注射室:

赞赏

长按







































小孩白癜风能治好吗
小孩为什么会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jingwang.net/yczz/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