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
站似一棵松
卧似一张弓
这才叫身体棒~
但如果像下面介个样子
可就卧槽了……
别以为这是麻豆摆的POSE
实际上,有一种由小伤口引起的大病
确实会造成肌肉僵硬
角弓反张如同一张弓
更有甚者夺人性命!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
破伤风
破伤风(tetanus)是指破伤风杆菌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繁殖、分泌毒素引起急性中毒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该病的两大主要特征是骨骼肌持续性痉挛和神经反射兴奋性增高。
发病机制
破伤风系由破伤风杆菌的感染所致。破伤风杆菌属革兰阳性产芽胞性厌氧菌,广泛地散布于泥土中,粪便中亦含有该菌。单纯破伤风杆菌芽胞侵入伤口并不足以引起本病,必须要有其他细菌,或有异物如木头、玻璃等的碎片同时存在。破伤风杆菌仅孳长在厌氧伤口内,并不散播到别处,但该菌产生外毒素可致使神经系统中毒。当毒素作用于脑干和脊髓后,由于主动肌和拮抗肌二者均收缩,因而产生特异性的肌肉痉挛。
临床表现
该病潜伏期长短不定,通常为7~8天。在接受过抗毒素预防性接种的病人,可能延长至数周。个别的可短至1~2天。
患者常有坐立不安与烦躁易怒的前驱期。首发运动性症状常为牙关紧闭,颈部肌肉强直可能在其后或其前发生。数小时内,痉挛扩散至其他肌肉。面肌痉挛可引起口唇缩拢或口角内缩呈痉挛性“苦笑”。检查时可发现四肢与躯干肌肉的强直,可能有轻度的角弓反张,腹壁肌肉强直,下肢常较上肢受损为重,多固定于伸直位。当疾病继续进展时,全身持续性强直状态呈现发作性加重,伴有剧烈的痉挛样疼痛。发作时常出现角弓反张性痉挛,喉肌与呼吸肌的痉挛导致呼吸困难与大量出汗。这种惊厥性发作可由外界刺激诱发,例如在企图给病人喂食时。在发作间歇期,全身肌肉强直状态仍持续存在,腱反射亢进,神志自始至终清醒。
患者可因惊厥发作引起窒息而死亡,或因频繁的强烈的肌痉挛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本病低热并不少见,出现高热是加重的标志,体温甚至在死亡后仍可继续升高。尿毒症、低血压与胃扩张最易发生在7~14天之间,喉痉挛、呼吸暂停、运动麻痹与肺炎均属危重并发症。在经过顺利的患者,肌痉挛发作的频率与严重度逐渐减少,但全身性强直常持续数周,牙关紧闭常为最后消失的症状。
临床上尚有较少见的类型(1)局部型(Localform)此型破伤风的首发症状是创伤邻近肌肉的局部痉挛,由此持续性或间歇性痉挛扩散至邻近肌肉,严重可发展至四肢、头部与躯干。(2)头部破伤风(Cephalictetanus)发病于头、颈或面部的创伤之后。常有伤侧面肌瘫痪,并伴有对侧的面肌痉挛,容易合并牙关紧闭与咽部痉挛。当创伤累及眼眶时,可见一侧或两侧上睑下垂、眼外肌瘫痪等。头部破伤风可保持局限性或变为全身性,死亡率较高。(3)内脏型破伤风(Splanchnictetanus)此型系指由于腹部创伤后引起,早期即可累及延髓支配的各肌与呼吸肌,同时伴显著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表现如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周围血管收缩、大汗淋漓、高热等。由于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呼吸中二氧化碳排出量与尿中儿茶酚胺排泄均增多。(4)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tetanus)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受伤感染(如皮肤黏膜损伤、脐带创口感染等),于出生后7天左右发病。但一般较少出现自发性牙关紧闭,仅在检查时手压下颌时反射性出现。
1什么情况下需要打破伤风针?引起破伤风的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或伤口较深并伴有有氧菌感染的情况下很容易生长繁殖(因为有氧菌会消耗氧气,使厌氧菌容易繁殖)。
由于破伤风杆菌的生长特性和特殊的环境要求,破伤风杆菌在泥土及铁锈中多见,这一点符合老百姓的常识。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只有铁锈和泥土才有破伤风杆菌。
因此,临床上,只要是较深的、污染的伤口特别是泥土污染的伤口,或被铁锈类铁器扎伤时,应考虑打破伤风针。
一般来说,如果只是划伤表皮,或者伤口不深、较干净,只要做好适当的清创即可,可以不打破伤风针。
2破伤风针一般打哪种?常说的“打破伤风针”一般是指通过被动免疫获得保护。
被动免疫是指面临可能的感染后,通过注射抗破伤风球蛋白获得保护抗体的方式,常用的制剂有两种:
破伤风抗毒素:又称TAT,其来源于马;
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又称TIG,其来源于人。
前者需要做皮试,价格十余元;后者不需要做皮试,价格稍贵。
还有一种是通过主动免疫获得保护。
主动免疫是指通过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诱导机体自身产生抗体获得保护的方式。
主动免疫是通过系列接种注射获得的,其获得的方法和有效保护期比较复杂,加上大部分人都没有严格完成此道程序,或者无法确认,所以临床受到可能感染的外伤后,仍多采取被动免疫的方法。
破伤风针≠破伤风疫苗医学上指的破伤风疫苗,是指破伤风类毒素制剂,是类毒素而不是抗毒素。
因此有时候抗毒素TAT、TIG被称作破伤风疫苗,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叫法,它们属于治疗类生物制品,不是疫苗。
我们常说的小儿百白破疫苗里的“破”即指破伤风类毒素。
3什么时候打破伤风针最好?TAT和TIG当然是受伤后越早注射越好,一般不超过24小时。
但超过后仍有注射的价值,因为虽然破伤风24小时内即可发病,但潜伏期可以有一周甚至更久。
4破伤风针能保护人体多久?被动免疫的破伤风针与获得主动免疫的破伤风疫苗在人体的保护时间上有差别。
TAT保护时间为2-3天左右,TIG保护时间为2-3周。这是综合药理和临床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是绝对定论。
超过这个时间再次面临感染风险,则需要再次注射。
而注射破伤风疫苗获得主动免疫的保护时间则相对较复杂,可以咨询就诊处的医生。
一般情况是:自最后一次接种后3年内受伤,不需要再次针对破伤风进行特殊处理;超过3年者,应加强注射破伤风类毒素1次;严重污染的创伤,除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外,可酌情在另一部位注射TAT或TIG。
按照破伤风防治标准流程,如果没有免疫接种史的患者面临可能的感染,在注射TAT或TIG获得保护的同时,情况允许的话,还应该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获得主动免疫。
但临床上由于个人、医院及无疫苗等等原因,并没有采取此种措施,仍以单纯注射TAT或TIG为主。
5打破伤风针过敏怎么办?破伤风针皮试过敏临床上主要指破伤风抗毒素(TAT,来源于马)皮试过敏,这时候可改为注射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来源于人)来获得保护。
如果没有TIG,可以采取TAT脱敏注射,具体的方法可以咨询就诊处的护理人员。
如果有过严格的疫苗接种史的,可以根据病情咨询就诊医生。如果还在保护期内,则不一定要打破伤风针。
6孕妇也能打破伤风针吗?当针对孕妇时,TAT或TIG的毒理作用仍不明确,接种需慎重,但破伤风类毒素(即破伤风疫苗)是安全的,一般来说,使用方法同常人。
对于预防新生儿破伤风,如果孕妇过去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只要在妊娠早期,最迟在分娩前3周,再注射一针破伤风类毒素即可,胎儿可以通过胎盘获得这种保护性抗体。
如果孕妇过去没有注射过破伤风类毒素,则应在首次注射后的4周,再注射一针,以作加强。
怎么样,现在你对破伤风针是不是有了更多的了解了呢?
预防破伤风的两个原则
彻底清创
伤口清创的重要性远高于破伤风预防。
经过医生判断,受伤24小时后有必要进行破伤风预防,越早越好。
如果受伤超出24小时,还需要预防措施吗?
破伤风梭菌感染潜伏期为3-21天。尚未出现症状前,预防就是有效果的。
尽早预防
破伤风预防包括主动免疫(破伤风类毒素抗原)和被动免疫(破伤风抗毒血清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不知道是否进行破伤风预防怎么办?
对清洁或者轻微污染的创面,仅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无需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对较严重污染的创面,则需同时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重点ps: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和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不能注射在同一个部位,否则会失效。
内容转自:医院,中华医学科普平台,郑大一附院药学部,好大夫在线,声明:本文转载是出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告知,我们将尽快做删除处理。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联系,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