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的青少年预防接种

青少年时期预示着儿科病人过渡到成年期,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时期,有效的预防保健措施可以促进安全行为和发展终身健康习惯。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的青少年的年龄范围包括10-19岁,美国儿科协会最新推荐婴幼儿及青少年疫苗接种指南分为0-6岁和7-18岁两个阶段;国内倾向于后者,青少年主要是7-18岁人群,包括7-11少年,主要是小学生,12-18岁青春期,主要是中学生。

不管在国内还是美国,6岁以下儿童的计划免疫均执行到位,而6岁以上青少年的免疫接种则不尽如人意。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一份报告,名为《全球疫苗和免疫现状》。报告中指出,在进行了初次疫苗接种的国家当中报告的疫苗完成率为27%-90%。最近的统计显示TDAP接种率达到88%,但脑膜炎疫苗两剂接种率只有25%,HPV两剂接种50%,女性三剂接种率只有40%,男性只有22%完成三剂接种,距离目标80-%相差甚远。

疫苗接种完成率的影响因素是特定的环境背景条件和时间。而造成接种率存在差异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年龄、种族、保险、儿童家属文化程度、预防接种知识掌握度、社会经济状况、卫生保健利用等。经济情况保险状况与各时间段的疫苗完成率有影响,比如告知乙肝疫苗和人类乳头瘤病毒疫苗符合美国任何保险计划的补偿要求,接种率比较高;以学校为基础实施为青少年提供接种能提高接种完成率,就学率相对更高的国家包括一些中低收入国家是一种很成功的举措。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也影响民众接种意识,部分家长畏惧疫苗风险甚于疾病本身;在我国表现尤为明显,近几年的接连“疫苗事件”造成了民众的过度恐慌,严重打击了民众接种的积极性;而且流动儿童对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会有相应的影响,漏种增加,出现低的接种率。

WHO推荐青少年多剂疫苗免疫程序,向所有青少年推荐的疫苗包括:白喉-破伤风-百日咳疫苗(Tdap)、人类乳头瘤病毒(HPV)、脑膜炎球菌(MenACWY)、流感(IIV)、甲型肝炎(HepA)、乙型肝炎(HepB)、麻疹-腮腺炎-风疹(MMR)等;美国免疫接种对7~18岁青少年的计划表包括HepA、HepB、Tdap、HPV、IIV、MMR、MenACWY、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RV23)、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IPV)、水痘疫苗(VAR);英国年青少年接种程序中主要是Tdap和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IPV)联合疫苗、MenACWY膜炎、MMR、HPV和流感减毒活疫苗(LAIV);而我国国家免疫规划中针对青少青疫苗主要是HepA、Tdap、MMR的加强针,近年来也推出自愿接种IIV和HPV。除了部分补种和漏种,目前国际主流推荐的是破伤风、白喉和无细胞百日咳(Tdap)、脑膜炎球菌ACWY疫苗和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HPV)。

随着三剂百日咳疫苗接种方式开始推广,百日咳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也显著下降;但近十几年来世界范围百日咳的发病率再次上升,出现了所谓“百日咳再燃”的新情况,天津地区的一项研究显示-年间百日咳的年发病率为23.52/10万人,因此百日咳的防控已迫在眉睫;研究还证实婴幼儿的百日咳感染大多源自于密切接触的成人和年长儿携带致病菌,形成青少年和成人感染后传递给易感者。脑膜炎球菌感染通常早起是感冒症状,但进展迅速,很快出现头痛、颈强直、颅高压昏迷等,即便得到及时救治,十分之一会发生死亡;即便存活,20%会残留听力丧失、肢体瘫痪以及脑和肾脏等多种脏器障碍。人乳头状瘤病毒传染性强,HPV病毒能直接破坏女性内分泌系统,很容易扰乱正常的代谢,并且会阻碍卵泡发育,伤害女性宫颈;而对男性来说HPV可直接杀死精子,或者致使精子成活率低,精子畸形等等,最终导致不育的危害。HPV极易致癌:女性生殖癌、宫颈癌、男性生殖癌,肛门癌等;口腔HPV极易致咽喉癌。

可以看出上述疾病不仅发病凶险,致死致残率,且传染性强,严重危害青少年健康,不仅如此,青少年hpv感染还会影响到成年期和下一代健康,因而青少年接种非常必要:

(1)青少年接种脑膜炎疫苗、麻疹等可以有效预防流脑等严重传染病的感染发生,

(2)青少年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弥补早期接种疫苗保护的效价降低(通常有效维持5-10年),一方面预防自身的感染,同时还可以避免作为携带者把致病菌传播给婴幼儿、老年人和其他免疫功能抑制者,

(3)青少年接种HPV不仅预防青春期HPV相关疾病的发生,也可以预防和减少成年期出现生殖系疾病和相关的肿瘤疾病,并且减少下一代患病风险,

(4)无论哪一种疾病的发生都会造成巨大的花费和身心痛苦,预防接种可以节省巨大社会资源。

更多信息,敬请持续







































治疗皮肤白癜风
治疗皮肤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jingwang.net/yczz/6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