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第一次带宝宝去打疫苗时,医生就会交给我们一个绿皮本。
本子上非常明确地写着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的划分。一类是一定要打的、免费的;二类的是自选的、要自费的。
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是人为划分,划分依据并不是疫苗的重要性等级程度,而是国家卫生部门的统筹,这个统筹的思路主要是根据国家财政状况和国家防病规划等等。说白了就钱不够,所以有些疫苗就让百姓自己承担费用,归划到二类。
关于一类二类疫苗,我们只需要知道这几点:
1.一类疫苗是国家强制规定的,从公民角度说必需要打,不打会影响到未来升读幼儿园。
2.一类疫苗是国家从发病概率、发病后治疗难度、传染性等角底综合考量过的必需接种项目,不打会让宝宝承受更大的受感染风险和未来治疗的痛苦。
3.二类疫苗是否要打,要看每一个具体的疫苗了,也要看时机。
免费疫苗VS.自费疫苗一类疫苗是免费的,但一类疫苗中也可以选择自费的进口疫苗。比如很多爸妈会选择的五联疫苗。五联疫苗既是进口的,又因为复合了5项疫苗于一身,前后打可以4针可以抵单项疫苗的12针。
国产疫苗VS.进口疫苗进口疫苗一定是自费的,但自费疫苗不一定都是进口的。
进口疫苗一定比国产疫苗好吗?这是没有明确说法的。
只是从疫苗反应的角度说,进口疫苗的提纯工艺和国产的略有差异。
国产疫苗大部分是减毒,也就是活疫苗里的病毒没有被完全杀死,打进体内可以更强的刺激免疫系统;进口疫苗是死疫苗里的病毒全部被灭了,对免疫系统的刺激温和很多,所以得多刺激几次才能保持免疫效果,也因此发生过敏的事件可能低一些。但是对于个体来说就无所谓了,而且国产的一类疫苗也都是属于研究的很成熟的疫苗了。
这么多疫苗,怎么打最合理?一类疫苗的9种。
一类疫苗共9种
1.卡介苗,必打,共1针
2.乙肝疫苗,必打,共3针
3.脊灰疫苗(PV),必打,共4针
4.百白破疫苗,必打,共4针
5.流脑疫苗,必打,共4针
6.麻风疫苗,必打,共1针
7.乙脑减毒疫苗,必打,共2针
8.甲肝灭活疫苗,必打,共2针
9.麻腮风疫苗,必打,共2针
注:脊灰疫苗是必打疫苗项。脊灰疫苗分减毒和灭活两种。减毒是吃糖丸免费,前后共4次;灭活是打针,自费元/针,前后四针。选择哪种随个人愿意,但一定要选择其中一种。
二类疫苗10种
二类疫苗共10种
1.五联疫苗
2.B流感疫苗HIB
3.流感疫苗FLU
4.水痘减毒疫苗VZV
5.13价肺炎结合疫苗
6.23价肺炎多糖疫苗
7.霍乱疫苗
8.轮状病毒疫苗
9.脊灰灭活疫苗IPV
10.兰菌净
二类疫苗虽说是10种,但如果选择了打五联疫苗,就不需要再打B流感HIB和脊灰IPV,那就是一共8种。而在二类疫苗中,兰菌净,并不需要打。
这些疫苗不用选择:
兰菌净
兰菌净就不是个疫苗,它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一种生物制品,注册名称为“细菌溶解物”,应该属于“治疗用的生物制品”。根据我国《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中对疫苗的相关规定,可以认定兰菌净不属于疫苗。所以,这个疫苗我们可以果断放弃了,卫计委的态度是明确的,不能将治疗性生物制品作为疫苗来使用。
这些疫苗不是必打,部分宝宝可以打:
23价肺炎疫苗
肺炎疫苗的价数表示的是其中含有的血清型数量,7价、10价、13价肺炎疫苗,23价听起来比前面三个来厉害,含有的血清型最多,但实际上而23价肺炎疫苗和前面那些是完全不同的疫苗,23价是多糖疫苗(PPV),而7价、10价、13价在是技多糖结合疫苗(PCV)。
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政府推荐所有婴幼儿接种的只有结合疫苗PCV,只有2岁以上,体质弱,容易感染肺炎球菌高风险的儿童,有慢性心肺功能疾病、脾切除等健康问题的娃可以打。并且打之前还得先补打一针13价疫苗。
这些疫苗建议打:
五联疫苗
五联疫苗可以预防白喉咙、破伤风、百日咳、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共五种疾病。也就是说,五联疫苗=百白破+脊灰+b型流感三种疫苗。
从宝宝挨针次数的角度来算,百白破共4针,脊灰共4针,b型流感共4针,而其中b型流感疫苗属于二类非必打的项目,有些爸妈会选择不打。因此五联疫苗的4针顶了多少针,往大里说是顶了12针,宝宝少挨8次针;往小里说是顶了8针,宝宝少挨4次针。
从费用角度,百白破和脊灰都是免费针,b型流感是自费但是可以不打;五联疫苗的费用在全国各地略有不同,大致上一针元,四针下来要,相当贵,所以,关于五联疫苗的建议,还是那句话:不差钱就打吧。
13价肺炎疫苗
13价是去年才在国内上市的肺炎疫苗,随着7价肺炎疫苗的全面退市,13肺炎疫苗现在基本上已经在全国各卫生院取代了7价。
肺炎疫苗在国外是列入必打项的,所以人家国外那么蓝天碧水的都必打,咱们孩子成天在雾霾里"裸奔"再不打似乎就没道理了。
但问题从7价开始,很多爸妈是想花钱也没处打,有的打了前几针后断货了,急得团团转,而现在13价出来了,情况仍然没见好多少,以至于有些爸妈还跑香港去打(个人觉得没啥必要。)
肺炎疫苗是有时效性的,最好在宝宝发生肺炎链球菌感染风险最大的2岁以内注射,在2、4、6月龄各接种1剂,在12-15月龄再加强免疫接种1剂。虽然按照香港的接种计划指南,2-5岁也可以再补打一剂,但效果终归是递减的。
所以关于要不要接种13价肺炎疫苗的建议是(前提是可以打到):
1.宝宝年龄低于1岁,在保证每次疫苗注射间隔2个月以上的前提下,可以打;
2.宝宝年龄大于1岁小于2岁,只需要一针13价疫苗即可。
3.宝宝年龄大于2岁小于5岁,如果感染肺炎的概率较高可以考虑一针13价疫苗,否则不用打。
4.另外,已经注射7价疫苗的宝宝,打13价疫苗的意义就很小了,7价本身已经囊括多数重要血清型,再次注射13价只是将肺炎概率稍微降低一些而已。
这些疫苗有争议:
手足口疫苗
手足口疫苗上市以后就一直被诟病,最主要的原因是不能%避免手足口病的传染。
“手足口病疫苗”的正式名称是“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简称“EV71疫苗”。EV71是人类肠道病毒的一种,最常引起的疾病就是手足口病,其它的也会引起疱疹性咽峡炎、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一些病,但除了EV71以外,柯萨奇A组16型和埃可病毒等病毒也会引起手足口病。
所以说,传说中的手足口病疫苗只能预防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并不能预防其他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
另外,根据临床试验结果,EV71疫苗对EV71相关手足口病的保护效力在90%以上,这一下子效果又打了9折,也难怪不那么受妈妈们待见了。
轮状病毒疫苗
轮状病毒疫苗不同于其它打针,它是口服的。轮状病毒疫苗对于接种时间也是比较有要求,最适合的接种时间在宝宝两个月到3岁期间。因为轮状病毒疫苗的有效期只有一年,并且公开的数据表示婴幼儿的保护率为75%以上,并没有达到很高水平,所以有些妈妈会觉得只要宝宝抵抗力不是特别差的话不选择了。
要不要打疫苗,就像是要不要买保险。保险要花钱,所以我们会仔细衡量必要性,打针也是一样有成本,自费疫苗要花钱,即使是一分钱不要,宝宝挨一针的痛苦、可能的不良反应,这都是成本。
记得当我第一次拿到疫苗接种证时,翻开小绿本看到里面有那么多针要打,心都碎了,我当初也是超级玻璃心的。因为我自己从小特别惧怕打针,所以也会打心底里把打针疼视为一种高成本,这也影响了我在给OK选择疫苗时的原则:能少打则少打。
当然这个“少打”指的是类似于五联疫苗4针抵12针的意思,愿意花钱买个少心疼,但对疫苗接种,我仍然是选择把大部分的都打上了,因为控制风险对于来说永远是最重要的。所以对于疫苗接种方案,我个人的建议是保证全面的原则,而选择自费还是免费就完全看个人了。
莱城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为妈妈和宝宝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莱城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是专业定点医疗机构,可为广大女性朋友、孕、产妇及婴幼儿提供全方位的专业体检、医疗服务。本中心提供了免费或者优惠的孕前、产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包括免费发放叶酸、免费“两癌”筛查、免费婚前妇检等项目。莱城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对准妈妈的不同需求进行深入研究,推出多种个性化的服务。通过对孕期、产期妈妈、胎儿及新生儿的科学监测,定制个性性的检查项目,建立成长档案,推荐科学合理的孕、产期饮食和锻炼计划,保障妈妈和宝宝的健康成长。
莱城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