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草类中药解析
自然界中,能够感染杀虫的广义虫草菌有多种,狭义虫草菌有多种,它们在昆虫种群的自然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以冬虫夏草、蛹虫草和金蝉花等为代表的虫草类中药具有悠久的食药用历史,主要活性成分为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糖等有益于人体吸收的物质,具有抗癌、提高免疫力、抗菌及抗疲劳等多种生物活性。
一、中医表述
1.冬虫夏草
温;甘;香。入肺、肾二经。
保肺气;实腠理;补肾益精。主肺虚咳喘;劳嗽痰血;自汗;盗汗;肾亏阳痿;遗精;腰膝酸痛
2.蛹虫草
甘;平,入肺、肾二经。
蛹虫草能补益正气,扶正固本,既能补肺阴,又能补肾阳。主治肾虚肾亏,病后虚弱,久咳虚弱,劳咳痰血,自汗盗汗等。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头昏头晕,健忘不寐,身寒肢冷,容易感冒等症。
3.金蝉花
寒;咸;甘;无毒。入肺、肝二经。
疏散风热;透疹;熄风止痉;明目退翳;惊痫;小儿夜啼。主外感风热;发热;头昏;咽痛;单板机疹初期;疹出不畅;小儿惊风;目赤肿痛;翳膜遮睛;夜啼。
1◎羲黄医学密码:中药理论拓展解读◎二、羲黄理论分析
1.药性:
冬虫夏草、蛹虫草和金蝉花三种虫草都是真菌寄生在昆虫类动物身体形成的,具有昆虫和真菌两种生物的药性特点,都具有虫草酸、虫草多糖、虫草素三种药性成分。但是昆虫的生态环境不同产生的药用功效也有很大差别。
1.1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生于高寒地区,在这个生态环境中生长的生物必然是温性之物,冬虫夏草也不例外,药性为温性。温性属木,羲黄医学理论中肝系统和胸系统五行属木,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冬虫夏草具有强大的提升免疫功能,对应胸系统,符合温性特点。
1.2蛹虫草
分布广泛,适应于各种生长环境,所以药性以平相对应。
1.3金蝉花
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暖温带地区,生物表现为寒性。蝉之入药,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历代医家认为鸣蝉的药效较哑蚕(雌蝉)为佳,有清热镇惊的作用。《本草纲目》认为:蝉性味咸、甘寒、无毒,具有散风热,定惊痫,利咽喉和明目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热头痛、咽喉肿痛、小儿夜尿、风疹瘙痒、麻疹未透、目赤红肿和破伤风诸症。所以,与金蝉花具有寒性一致,是生物学规律。寒性对应肾系统,具有补益肾脏的功能。
2.味道:
2.1冬虫夏草甘、香,甘属脑系统,传统中医脑系统属于肾;香属肺系统。传统中医认为冬虫夏草入肺肾二经是有依据的。但是传统中医认为甘入脾,这就无法在理论上解释冬虫夏草入肾,中医理论需要提升了。
2.2蛹虫草味甘,对应脑系统,传统中医脑系统属于肾,所以入肾。
2.3金蝉花咸、甘。咸对应胎系统,所以金蝉花有:滋补强壮、抗疲劳、抗应激、耐缺氧等功能;甘属于脑系统,具有镇静、镇痛促进睡眠等功能,传统中医脑系统属于肾,但是中药理论没有表现出来,这也是遗憾。
3.归经:
3.1冬虫夏草入肺、肾二经,与药性和味道表现出一致性。
3.2蛹虫草入肺、肾二经,但是蛹虫草入肺经在药性和药味方面没有表现,味甘入脾,性平也入脾,脾属土,培土生金的角度可以讲通,先天肾系统居于后天肺系统位置,气息相通也可以解释入肺,只是间接功效必然较弱。
3.3金蝉花入肺经,但是在药性药味方面和现代医学研究都没有见到直接证据,说明入肺经还有待商榷;入肝经则可以从间接角度解释,现代医学也发现通过恢复肾功能间接改善肝功能,是间接功效。所以金蝉花的药物归经是需要再研究、发掘和修正的。
2◎羲黄医学密码:中药理论拓展解读◎三、其它虫草
另外还有亚香棒虫草、凉山虫草、新疆虫草、分枝虫草也是需要进一步开发的虫草。人工种植的虫草花功效低于天然蛹虫草也需要注意。
1.亚香棒虫草
形状与冬虫夏草相似,可见稍明显环纹。
虫体长3~5cm,直径0.3~0.7cm;断面黄棕色或黄白色,头部棕褐色;子座柄多弯曲,有的为双子座,黑色,有纵皱或棱,上部光滑,下部有细绒毛;头部短圆柱形,长1.2cm,茶褐色,子座无不孕顶端。
虫体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黄白色,中央有稍明显灰棕色“—”字纹;气微腥,味微苦。含有效成分与冬虫夏草相似,在CCTV每日农经节目介绍中,古尼虫草酪氨酸和蛋氨酸是冬虫夏草的5倍。
民间用作滋补药,过多服用可能导致发生头晕、恶心副作用、对于日常保健,每人每天进食2-3g;而对于治疗来说,每人每天进食3-9g。,对病人有非常好的镇静,安神作用。(具体详见亚香棒虫草)
2.凉山虫草
虫体形似蚕,长3~6cm,直径0.6~1cm,外表菌膜棕褐色,角皮暗红棕色,有众多环纹,足不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周边棕色;
子座细长,圆柱形,分枝或上体分枝,不规则弯曲或扭曲,长10~30cm,直径0.1~0.2cm,表面黄棕色至黄褐色。
子座头部圆柱形或棒状,子囊壳突出于表面明显可见,黑褐色,质稍呈木化,脆而易断,断面类白色,气微腥,味淡。
3.新疆虫草
产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福海、哈巴河县。身体似蚕,长2~4cm,直径0.2~0.5cm。表面土黄色,棕褐色至深棕色。
有环纹20~40个,近头部的环纹较细,头部红棕色,腹部有足8对,以中部4对较明显。
质脆易断,断面淡黄白色。子座细长圆斑形,稍弯曲,长约1cm,直径约0.1cm。表面棕褐色,有细小皱纹,上部膨大呈圆珠状,深棕色。气微腥,味较苦。
4.分枝虫草
产于浙江、福建。其虫体如蚕,长3~5cm,直径0.5~0.6cm。表面黄绿色,黄褐色或黑褐色,体表粗糙,有体环25~35个,腹部有足8对,以中部4对清晰,尾似蚕而向内弯曲。质脆易断,断面淡黄白色。
子座自头部1~3节颈间长出,逐渐延伸至头面部,呈1~3~5分枝,少数有节枝分生,湿润后子座易剥离,柄细长,多弯曲,长3~5.5cm,直径0.15~0.4cm。
稍扁,黑褐色;未成熟者头部与柄部无明显区分,成熟者头部稍膨大,子座表面细小短线状突起,质柔韧,断层外层黑色,中心黄白色,周边子囊壳埋于子座内,排列紧密。有时两层重叠。气微腥、味微。
5.“虫草花”
其并非是冬虫夏草,它是人工培养的虫草子实体,培养基是仿造天然虫子所含的各种养分,包括谷物类、豆类、蛋奶类等,属于一种真菌类。
与常见的香菇、平菇等食用菌很相似,只是菌种、生长环境和生长条件不同。
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价,商家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把它叫做“虫草花”,但是其并不具备冬虫夏草的任何功效,在临床上没有得到过任何效果,只可以作为一种食材,还没有被列为中药。
通过市场调查,在不同的产地,冬虫夏草差异是比较大的。在等级上,西藏那曲虫草和青海玉树虫草是品质最高的,相应的价格也是最贵。就比如布坤家的虫草,都是来自西藏那曲的优质冬虫夏草。
3《羲黄医学密码》在《超级中医学》的基础上,分为上、中、下三卷,列述十部分九十八章,以人体结构为核心,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太阳系天体运行规律,地球生物发展规律及中西医学人体生命运行规律融合在一起,打通单学科间壁垒,形成了新的生命科学体系框架,把古代哲学原理运用于人体系统,揭示人体各种生理现象,为印证中国传统医学与古代哲学的相关和交融,找到了现代科学的依据。浓缩中医学、现代医学、古代哲学、天文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理论精粹,对人体组成和生命运行规律进行了科学的阐述,以其独特的个人学术见解、深入浅出的语言,揭示出《黄帝内经》“天人同构”思想为代表的中医理论的真谛,是一部颇具创新见解的综合性中医基本理论书籍。
《羲黄医学密码》(郭玉臣温用祥中医古籍出版社北京)
●郭玉臣,男,年生,年辽宁省锦州畜牧兽医学校畜牧业专业毕业,就职新民市草原监理站,助理畜牧师、高级营养师、著有《超级中医学》、《羲黄医学密码》、《健康第五波》(合著)、《本体疗法》。是羲黄理论体系提出者。
作为“羲黄理论”的首位提出者,通过对人体结构奥秘的探索,找出传统中医、西医科学、现代营养学与古代哲学间的共同表达形式,研究探索揭开太阳系、光线色彩、大气层、地球环境、高等植物、植物细胞、原核生物、原生动物与人体结构间“天人同构”的奥秘,提出营养素、传统中药对人体发挥作用的哲学原理,倡导全新的《人体五大治疗方法》,为新医学科、现代营养学发展提供新思路。
●温用祥,男,年生,浙江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年进入商界实体经营和商业管理咨询,高级策划师。弃商就学,潜心研读、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古籍经典、人体生命能量流、中医养生文化的研究与应用,曾历经33天辟谷,天半辟谷,创办“长生诀·辟谷禅”,投身健康教育企业培训事业,发心: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服务人类健康长寿"。高级辟谷疗法师、中医调理师,出版著作《羲黄医学密码》(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健康第五波》(合著)《羲黄辟谷禅修法》《宇宙生命能量流》(待出版),年6月开始诗歌创作,著有灵性诗歌集《一切都是最好的,在我感恩之前》。
现任羲黄(上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构架师,浙江捷汇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更多延伸阅读
羲黄医学理论详解六味地黄丸(郭玉臣)
八味地黄丸(《嵩崖尊生》卷六)(郭玉臣)
八味地黄丸(《广嗣纪要》卷十五)
八味地黄丸《博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上(郭玉臣)
八味地黄丸(《辩证录》卷二)(郭玉臣)
八味地黄丸(《杏苑》卷四)(郭玉臣)
杞菊地黄丸新解(郭玉臣)
桂附地黄丸新解(郭玉臣)
济生肾气丸新解(郭玉臣)
都气丸与麦味地黄丸(郭玉臣)
关于羲黄理论文化的解读(智岚)
世界就是大大小小系统的集合(智岚)
羲黄医学理论篇II人体物质基础(二)
羲黄医学理论篇II人体物质基础(一)
现代中药研究与中医变革(郭玉臣)
药食同源篇II八角(郭玉臣)
药食同源篇II山药(郭玉臣)
药食同源篇II白扁豆(郭玉臣)
随笔II羲黄医学理论对人参功效的再分析(郭玉臣)
随笔II读邓铁涛《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郭玉臣)
随笔II羲黄医学理论对人参功效的再分析(郭玉臣)
新医学论坛对话纪要
药食同源篇II山药(郭玉臣)
羲黄医学理论篇II人体生命结构(1)
羲黄医学理论篇II人体生命结构(2)
羲黄医学理论篇II人体生命结构(3)
羲黄医学理论篇II人体生命结构(4)
羲黄医学理论篇II人体系统
羲黄医学理论篇II八脏系统——父母组合
羲黄医学理论篇II八脏系统——子女组合
温太医漫谈II养生练习“三口气”法
温太医漫谈II羲黄辟谷禅修法
温太医漫谈II人体能量是什么?
温太医漫谈II脉轮,如何浅显易懂的理解?
我从哪里来?
智岚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