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中药
中国人不会陌生,但未必真的了解它。
中药如何研制,不同的成分组合,对疾病治疗作用翻倍?
中药、西药PK到底哪家强?
这些疑问,科技节期间有个实验室或许能给出一些答案。
小编今天带大家探访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上海市复方中药重点实验室。
今天的科学导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神经精神药理助理研究员,博士后黄菲老师。
这位年轻的姐姐,已得到了两项中药神经精神药理相关的发明专利授权,并获得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资助。
健忘小鼠吃中药
神农尝百草的神话故事脍炙人口,耳熟能详,也是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和测定在远古时期的雏形。
中药学研究,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一套测定方法。在实验“小白鼠”必勇担重任。
“小白鼠也是一条生命呀”,黄菲老师说,药物一般在细胞上做实验,这些细胞既有来自小鼠的,也有来自人体的。
在动物行为学实验室,可见到可爱的小黑鼠和大白鼠。
你好
我是大白鼠
你好
我是小黑鼠
以对黄芪中有效成分的研究为例,通过对小鼠行为的训练和观察,来测定中药有效成分是否能够提高小鼠的记忆力。
中药、西药谁更强?
中药更好还是西药更强?这样的争论似乎从未停止,两方的“粉丝”也是各执己见。
就典型的复方中药——胆宁片在治疗相关疾病的效果上,到底比西药好在哪里?
黄菲老师解答:以胆囊炎为例,急性的往往多用西药,而治疗慢性的,中药则更受到医生们的青睐了。本着能不破坏就不破坏的原则,中药更多是作用于整个人体,来达到对患病区域的调节。
“协同作用”下中药功力大增
不仅如此,复方中药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协同作用。复方中药中的药材,如果单用一味药材,就不算是协同作用。而几味药一起,则能够提取出一些新的化合物。
用现代医学的话说,这些化合物可以作用于胆汁酸的靶点,以此得到调控体内的稳态平衡的作用。
通过动物实验,胆宁片中的主要药物,大黄、虎杖、青皮、郁金等,具有保肝协同作用,而白茅根则具有利胆的协同作用。
中药“走出去”我们很自信
虽然中药,在疾病治疗的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优势,但是“中药国际化”过程却面临着很大的障碍。
老外们既听不懂“补气”、“清热”、“活血”这些中医术语,更对数量庞大的药物成分及其疗效“一头雾水”。
如何让老外对中药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并对中药的疗效真正认可。黄菲老师说,既然这样,西方人如何证明西药有用,我们就怎么证明中药有用,用他们的方式,理解我们的药效。
目前,复方中药正逐渐向西药的体系化,工业化的方向转型的过程。中药学与现代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以西药准入、制药的标准来进行研究,使中药成分的功效得到世界的认可。
年底,上海的胆宁片获得了加拿大卫生部天然药品和非处方药局的上市许可证,中药又向国际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活动信息
单位名称: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
活动时间:年5月24日(周三)及27日(周六)下午13:30-15:00
活动地点:浦东新区蔡伦路号5号楼会议室
报名方式1:电话预约,(请提前1天预约)
报名方式2:手机登录“上海科普”APP,报名获取电子票(请提前3天预约)
交通信息:轨交2号线(张江高科站、金科路站)、张江有轨电车(蔡伦路金科路站)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