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这里是医学小胖,你的考研伴侣。从现在开始,勇敢的你已经作为一名考研生正式加入考研大军,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啦。而我将会陪伴大家度过一个完整的考研时光,希望大家可以在这里有所收获,一战成硕!
之前发了上半年六门功课全部的一轮规划以后,还是有部分学弟学妹询问一轮复习的时候要不要复习推文里没有列到的知识点。学长也能理解,毕竟第一次准备考研,心里不踏实。所以学长准备了接下来的推文,从真题角度帮助大家剖析出题人的真实想法,从而印证咱们复习规划的科学性。
好啦,闲话不多说,拿起你的小本本,今天首先带来的是中综第一门需要复习的科目:
中药
中医考研改革历经数次,上一次大规模变动考纲是年,自那年以后,考纲跟题型几乎没有变动。意思就是说,从年至今的真题是最有研究价值的。今天小胖学长带大家剖析的也正是17年以后的真题(只剖析出题规律,不透题,放心):
--年中药真题考点分布(共39.5分):
功效/功效推导题:20.5分
主治题:7分
绪论题:4分
用药禁忌题:4.5分
剂量题:1.5分
性味归经题:2分
--年中药真题考点分布(共39.5分):
功效/功效推导题:22分
主治题:5.5分
绪论题:4分
用药禁忌题:4.5分
剂量题:1.5分
性味归经题:2分
--年中药真题考点分布(共39.5分)
功效/功效推导题:21分
主治题:10分
绪论题:3.5分
用药禁忌题:2分
剂量题:1.5分
性味归经题:1.5分
--年中药真题考点分布(共39.5分):
功效/功效推导题:20分
主治题:14.5分
绪论题:1.5分
用药禁忌题:2分
剂量题:1.5分
--年中药真题考点分布(共39.5分):
功效/功效推导题:19.5分
主治题:8.5分
绪论题:8分
用药禁忌题:2分
剂量题:1.5分
学长点评:
年改革以来,中药部分每年考分均为39.5分,而罗列历年考点以后,我们不难发现,考察频率最高的一项就是功效题(功效推导题即虽然不直接考察功效,但只要背下功效,应用功效推导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分值平均每年都占了20分左右,相当于中药部分一半以上的分数都在考功效。其余考点虽然也考察,但是分值没有一项可以跟功效抗衡,尤其是学弟学妹问的最多的性味归经,这两年一道题都没考,前三年每年考了一题,1.5分。咱们算笔账,同样是背诵味药,先背功效可以拿20+的分数,背性味归经拿1.5分甚至不考,你选哪个?
有些同学问,那学长,我不可以一起都背了吗?
不是不可以,是没必要。
同样是性价比角度,我想大家应该清楚完整背下性味归经需要花费的时间不亚于你再背一轮功效,而你的收益仅为0或者1.5分,这个收益跟花费完全不成正比。中综是一项六门合体的大科目,如果每门课一轮都像这样去花费自己的时间,你是来不及背完知识点的。
来不及就不背了吗?
不是不背,是放三轮再背。
很多同学复习喜欢一门课一股脑复习到没有死角再开下一门,这种学习方法是不适合考研的。经过刚才的讲解,大家应该能清楚的看到,中药是有一个占比巨大,性价比极高的得分点,即功效。学长可以同样告诉大家,像这样的考点,不仅中药有,剩余六门都有。既然每门课都有一项分值巨大的得分点,咱们为什么不先拿它们呢?这些考点加在一起,可以达到-分,这么高的性价比,必须要优先拿到,优先背诵,而学长也正是根据这个思路,才给大家罗列的中综一轮考研复习规划:
灯塔系列二上篇:中综专硕复习一轮整体规划(附赠全程规划讲课录音)
这篇推文里罗列的正是这-分。等你真的一轮复习把这些大头背好了,咱们再开启二轮学习,一点一点弄零碎的,相对不好拿分的知识点。等二轮结束,三轮开始,如果还有时间,再把更碎的,甚至几年不考一次的知识点拿出来系统整理,如果没时间就算了,赶紧进入套卷模拟练习。这样做既优先照顾了大头,也没有落下零碎知识点,即便时间没有了,零碎知识点整理不到,那也只是性价比很低的得分点,不要也就不要了,咱们不是非分不考,拿就足够用了,有60分可以扔,当然要把时间花在刀刃上。
我想通过上面的分析,大家应该已经对咱们的复习有了一个明确的想法了,那么现在再绕回来,今天重点讲的是中药部分。
重点来了
根据上述考点分布,咱们完全可以按照这个思路,理清顺序,制作一个三轮的复习计划图,当然了,不用你列,学长已经列好了:
容我小骄傲一下,图里面包括了绝大部分考点和每个考点的近五年的赋分,以及最完整的三轮复习计划,有需要的学弟学妹保存即可。
然后回到主题,给大家大概讲解一下这个图。图里面有的我不再强调了。
功效
功效在一轮背诵的时候一定要补充完成背诵,推荐直接用考研教辅,不要用教材,教材不全,中药快快记其实也不全,所以都需要你用考研教辅比对以后补充。整个一轮计划的核心就是功效,还有一刷真题(具体看图)
主治+绪论
这两项学长推荐二轮(也就是所有功课一轮都弄完,到暑假的时候)再复习。首先是主治,这里的主治均为单靠功效无法推出的主治,细分成两种,一种是共有主治,即小儿疳积,破伤风,内风外风,寄生虫,消食药能消什么积等等,这些单靠功效推不出,但是又有一类药都有这些主治,那么我们可以把他们进行一个整理,然后编歌背诵。其实十版教材后面有这样的整理,一共条,但是学长觉得没必要,因为这块儿考题并不是很多,都背下来性价比不高。所以,咱们优先把历年真题考过的知识点给它整理,编歌背了就好。还有一类是这个中药特有的主治,这个学长建议你三轮再弄,因为需要一味药一味药系统的理过去,效率很低,不适合现阶段做。
除了主治,还有一个考分相对较多的绪论,东西挺少的,并不多,每年最少考1题,最多那年考了4题,就是表里面那些知识点随机出,一般出1-2个。具体已经都在里面了,好好整理,背诵即可,二轮时间中药花不了太久,两周左右足够了。
系统整理药物
等二轮也都结束了,10月份开始,就进入了三轮复习,这个时候,学长才推荐你一味药一味药像图里面介绍的一样理过去,包括刚才说到的每个药自己特殊的推不出的主治,性味归经,用法用量,用药禁忌等等。用量每年定死1题,用药禁忌每年基本上都是1题,这些如果弄早了你也是忘,干脆放最后两个月形成一个短期记忆,整理到考研那天正好还热乎着没忘多少,考场上尽情输出就好。
总结:
今天其实也就是粗略的跟大家说一下中药的大概三轮计划,本来想写的再详细点,配个录音啥的,但是学长这个月要复试了,接下来会很忙,原计划复试结束再发这个推文,但是很多同学也都在准备初试了,所以我就先把这篇写出来,大概意思能看懂就行,希望大家可以踏踏实实背诵。
好啦,学长接下来也需要给自己的复试踏踏实实上点心了,你们也好好学习,希望通过今天的推文,可以让大家真正清晰考研的复习套路,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
今日份福利!
咱们的视频号第一集已经更新啦,内容是教大家科学安排学习计划,个人感觉干货还是挺多的,大家多多支持呀!
都看到最后了,不点这个赞再走吗?~
点赞在看破的话,学长考虑考虑后方剂中内这些课程都写一遍,想听不?
点击此处查看留言板
点亮在看,考研必上岸!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