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和户外运动的增加,医院就诊的孩子也多起来了,很多家长在孩子处理、包扎伤口后都会问医生需不需要打破伤风针?
01
什么情况需要打破伤风针
破伤风是一种特异的感染,引起该病的病原菌就是破伤风杆菌,这是一种厌氧细菌,大量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由粪便污染土壤,经伤口感染引起疾病。破伤风的发生与受伤情况,(伤口大小、污染情况、受伤器具、伤口深浅)及主动免疫情况的关系很大。孩子如果被生锈的铁钉扎伤或伤口特别窄而深,容易形成缺氧的环境,就容易引起破伤风杆菌的感染。
02
应对破伤风要避免三个误区
误区一:只在外伤后24小时内有效
多数医务人员会告知患者应该尽量在外伤后24个小时之内应用破伤风抗毒素和免疫球蛋白,否则效果差。破伤风感染后发病的潜伏期多数为1-2周,根据其发病机制,受伤后24小时之内甚至稍晚应用破伤风毒素都能起到预防作用。临床上应强调尽早应用,但只要未发病且俩周内应用都应视为有预防作用。
误区二:没有外伤就不会感染
对于某些非外伤性的损伤,例如肛周脓肿,结肠穿孔等,医生很少考虑到患者有破伤风杆菌感染的可能。其实,破伤风杆菌大量存在于人的肠道中,并随粪便排出体外。肠道破裂造成的腹腔及手术切口污染,若病史较长,污染重,就可能发生破伤风杆菌感染。这些患者应该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同时要接收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促使其产生长期抗体。
误区三:打了破伤风就不会得破伤风
被动免疫给体内带来的抗体只能持续2-3周,此后抗体水平下降,身体不再受到保护。因此,应用一次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并不能带来持久免疫力。持久的免疫力要靠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在体内产生主动免疫。
zx查询体检、网上预约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