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土木化,阿里万科大量裁员橘生于

彭洋 https://m.39.net/news/a_9241907.html

最近裁员很多,刚好互联网大佬阿里和房地产大佬万科都有相关消息传出来。

这两件事很有相似性,简单看来是互联网土木化,其实内涵不同:

互联网的难,难在社会,难在发展,不单单是互联网。

土木的难,不仅在社会,更在于自身,是全方位的受挫!

互联网难是长期经济衰落中短期现象,土木难是长期经济衰落下的必然现象。

NO.1阿里、万科纷纷“正常”优化,互联网土木面临相同困境

这两天,阿里和万科的人员“正常”优化的事情传的有点疯。

先说阿里~这次阿里裁的很猛!

下面这张图在各个群里疯传,看到杭州大佬群里聊天,内容基本属实。

先是网上流传阿里大裁员,涉及板块云智能、掏天集团、本地生活、菜鸟、大文娱。

部分高管正在降薪外出求职。

5月23日下午,阿里云智能回应组织岗位和人员优化:

系正常的组织岗位和人员优化,整体比例约7%,补偿标准为N+1+1。

其他部分内容待后续发展。

还在网上看到一个案例,不得不说双互联网员工家庭,赚钱的时候令人羡慕,但裁员的时候也是很惨的

仔细想想,很多高薪人士能力并不是特别出众,但是刚好赶上一个不错的行业或者风口,然后就成了绝大多数人的天花板。

但其实本身能力并没有很大提升,一旦行业不景气,大量人失业,这么多人一起找工作,就算你能力不错,不降薪也很难找到工作。

无独有偶,今天看到消息万达集团预计裁员1.5w。

不管是互联网人,还是金融人,中年再就业一定是悲剧的开始,要知道由奢入俭难,没有风险抵抗能力的所谓中产,未来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生活品质很难提高了。

一次失业,一次重病就可能承受不起,从哪里看中产也不像是一个高层次的说法。

所以未来控制消费,减少不必要开支,减少负债,提高现金储备,是必须的,别总想着飞黄腾达,以后能保住饭碗就不错了。

作为最近10年最热门的的专业,某乎年入百万人才聚集地——互联网面临着土木相似的命运。因为旧业务人才饱和了,新业务在萎缩,特别是反垄断法之后,各大互联网企业都有点主动战略性收缩阵地的打算,以前岗位等人的情况在今年已经不存在了,甚至,一批外延探索业务“毕业”了大批有技术有经验的员工,基本属于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存在,而且行业寒冬下,他们更愿意主动输出。

要知道互联网热门至少有10年了,年互联网招收人数就在10万人以上,当年的土木招生还不到8.5万。

10年的热门扩招了太多的学生,现在前段收紧,可不就就业更难了。

No.2橘生淮南、淮北—互联网土木其实不同

互联网和土木都面临的相同的社会压力,但是在行业内容上,二者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说互联网会成为下一个土木的,大都不是土木内部的,作为一个老土木,今天就多说一些土木的内幕。

一般来讲,土木人可以简单分为两类,一类代表是工地搬砖工人,一类是设计师。

先说下工地,工地的苦是全方位的苦。最最明显的就是环境太差,工友办公居住的都是两层蓝色铁皮施工房,冬冷夏热。工地上工作,不管施工员还是监理,从来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从里头出来的人和出来的泥头车一样,边走边掉渣子。工地干活不管春夏秋冬,除非温度太低无法施工,不然都是四面漏风,头顶太阳,夏天干活一天能喝几壶水,但是休息的时候一点尿都没有。每天爬上爬下就不用说了。这种日子过久了要说没有点职业病,都是对工地的不尊重。

体力劳动累就罢了,心里也是贼不爽,要知道工地一半都在偏远地区,很多人被迫常年两地分居,一年里见不了几次,工地里面也是接近%的男性,没对象的话根本别想着能够找到对象。最后就是安全,随时一不小心就可能出事,小到踩钉子打破伤风,大到掉进水泥搅拌机里。

很早以前还存在定额一说,基本各种安全事故每天都会发生,干工地的没有不受伤的,甚至有人戏称“工地洗澡都要带着安全帽”。

又偏又忙,只要进了工地,保证你晒黑三个色号,饮食不规律造成快速肥胖,很多人会烟酒一起来,搞得不论以前什么颜值,普遍的都会快速崩塌。

所以说“三千块绝对招不到一个民工,但是绝对招的来一个大学实习生。”

辛苦劳累安全都是有的,可是最苦的是收入不高。刚开始,一般是小工,工资只有别人的三分之一,即使是管理岗,技术岗,也是寥寥无几。就算过几年上了级别,收入的增加也很有限,再说高级别要忙的事情也多了不少。特别是最近15年,国家的GDP高速增长,可是工地人的工资一点没有涨,说没有涨有点夸张,技术工拉线、打灰、炒油等涨了不少,基层管理基本没变化。

所以网上经常看到“土木劝退一个,胜造七级浮屠”。

再说下设计师,虽然我的网名叫“搬砖水工”,其实我是一名设计师,主要的点就是集中在收入分配加班和职业病

收入上,现在收入和十年前持平,更有甚者,以前证书含金量高还能有点收入加成,现在成了承诺制+证书入行门槛+放管服,别提多难受了。

十年前一个经理能拿到20w,甚至一些专科生去设计院画图,一年到头加上年终奖也有十来万,收入远超社会平均水平,能够在城市买车买房,虽说天天,在家时间没有在公司多,但是钱给的够。

现在不行了,十几年过去了,行业收费不仅没涨,现在抢着打折,个人收入更是捉襟见肘,今年连上海最好的市政院也有朋友降薪了,可以说放假涨了10倍,生活费涨了5倍,工资维持原地甚至还有缩减。

更怕人比人,同样一个大学,同一个专业,同一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jingwang.net/zzbx/118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