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到底应该怎么破

破伤风是由厌氧菌破伤风杆菌所引起,当皮肤、黏膜溃破时破伤风杆菌可经破损处侵入人体内,并在伤口内生长繁殖。同时可产生神经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其中神经痉挛毒素是引发破伤风的主要原因。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破伤风还是时有发生的。为了预防此病的发生,除了伤口彻底清创外,还应根据伤情足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antitoxin,TAT)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etanusimmunoglobin,TIG),目前CFDA批准上市的破伤风制剂有三种:破伤风抗毒素(TAT)、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2)、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HTIG)(注:吸附破伤风疫苗以及含破伤风的联合疫苗为主动免疫制剂)。

破伤风的免疫效果与体内的破伤风抗体呈正相关,包括主动免疫的破伤风类毒素(TT)、被动免疫的破伤风抗毒素(TAT)以及入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注射破伤风主动免疫疫苗可产生10年以上稳定破伤风保护抗体。且很少有过敏反应,使用简便安全。美国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曾指出,大约三分之二的破伤风患者是50岁以上者,而且几乎只发生于未经免疫或无效免疫的人群。破伤风病例中10%~20%未见伤口,5%~10%只有细小的急性或慢性皮肤病灶。人类基本上对破伤风毒素无自然免疫力,而破伤风芽孢到处都有。因此欲保护所有年龄组人群,必须普遍初种,并在间隔相当时间后进行加强接种。我国目前的主动免疫主要是百白破疫苗,分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基础免疫接种:新生儿出生后满3足月龄时开始接种百白破疫苗,于3、4和5月龄时分别接种1剂(每剂间隔时间最短不得少于28d)加强免疫:在1岁半至2周岁时再接种1剂百白破疫苗,6周岁时再接种1剂精制白破二联疫苗。然而临床中医生常常忽略主动免疫的询问。

通常破伤风以芽孢状态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以土壤中为甚,创伤伤口破伤风杆菌污染率很高,但破伤风发病率只占污染者的1%~2%。明显说明发病的机制有赖于伤处的条件,主要条件是组织低氧。破伤风的发生与受伤情况(伤口大小、污染情况、受伤器具)、组织低氧(伤口深浅)及主动免疫情况关系很大。有些患者仅仅是皮肤轻微擦伤,就强烈要求行TIG免疫。但有些患者被大铁钉扎

伤,自以为无碍,不遵医嘱。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注射TIG后在其半衰期25日内,机体都对破伤风杆菌有免疫。对于伤后多长时间内注射TIG为佳,日前没有统一定论。在尽早的基础上,24h之内被多数学者认为最佳。

结合美国《常规创伤处理原则的破伤风预防方案》等推荐,英国卫生部门推荐的外伤处理中的破伤风预防方案,美国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的指南,澳大利亚NHMRC推荐破伤风预防治疗处理方案,及版中国药典,并且根据受伤状态及组织低氧情况,结合主动免疫情况,可作如下预防破伤风TIG注射推荐标准:

轻微擦伤、表浅人抓伤可暂不进行破伤风免疫,前次TIG注射3周以内可不进行破伤风免疫。以下针对穿刺伤、撕裂伤、碾压伤、烧伤、冻伤、投射伤、动物咬抓伤等的成人。

(1)当伤口小、表浅、清洁、无异物或坏死组织时,若无免疫或免疫不全或免疫史不清或加强免疫超过lO年者,注射一针TIG,同时接受或完成全程免疫接种或加强免疫;若全程免疫和加强免疫未超过10年者,原则上可以不再给予免疫预防用药。

(2)当伤口大、深、清洁、有破伤风感染的潜在可能性时,若未免疫或免疫不足或末次加强免疫时间超过lO年者,则加强注射一针破伤风类毒素(TT),同时对侧注射U的TIG;若末次加强免疫时间在5~10年者,则加强注射一针TT。

(3)伤口大而深、污染不洁(指被污物、排泄物、泥土或唾液等污染的伤口)、有大量异物或坏死组织或未彻底清创伤口时,若未免疫或免疫不足或末次加强免疫已超过10年者,应加强注射一针破伤风类毒素(TT),同时在对侧部位注射U的TIG;若末次加强免疫时间在5~l0年间者,加强注射一针TT,对侧部位注射U的TIG。同时,若免疫加强时间小于5年者,建议TIG用U。

破伤风皮试阳性了,该如何处理?

方法1:脱敏注射法;

方法2:更换为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破伤风脱敏疗法如何进行?

生理盐水10倍稀释破伤风抗毒素/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取0.2mL稀释至2mL)

第一次注射0.2mL,观察30min,

第二次注射0.4mL,观察30min,

第三次注射0.8mL,观察30min,

第四次注射剩余的未稀释的原液(注意:非稀释液,剩余的0.6mL稀释液说明书并未提及用途,可酌情处理,丢弃、医院可以通过静脉配置中心共用),观察30min无反应可离开。

赞赏

长按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怎么得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jingwang.net/zzbx/1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