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伍选择题
[1~3]
A.伐胃伤津
B.耗气伤阴
C.收敛邪气
D.脉凝泣变色
E.助湿满中
1.甘味的不良效应是
2.涩味的不良效应是
3.辛味的不良效应是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答案ECB
解析:辛味药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甘味药大多能腻膈碍胃,令人中满,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酸味药大多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苦味药大多能伤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有的咸味药如芒硝,能泻下通肠,脾虚便溏者慎用。涩味药大多能敛邪,邪气未尽者慎用。淡味药过用,亦能伤津液,故阴虚津亏者慎用。
中药二配伍选择题
[1~2]
A.平肝明目
B.解毒透疹
C.清肺润燥
D.疏肝
E.息风止痉
1.薄荷除宣散风热外,又能
2.蝉蜕除疏散风热外,又能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答案[1~2]DE
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中药综最佳选择题
1.阴阳转化的内在依据是
A.阴阳消长
B.阴阳互根
C.阴阳平衡
D.阴阳对立
E.阴阳制约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1.答案:B
阴阳的互根互用,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
2.“阴阳互损”的最终结果是
A.阴虚
B.阳虚
C.阴阳两虚
D.亡阴
E.亡阳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2.答案:C
阴阳互损是指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相当程度,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理机制。
每日考点中药一每日知识点
1.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2.气味配合
l原则:
l1.任何气与任何味均可组配;
l2.一药气只能有1个,味可有1个,也可有2个或更多。
l规律:
l1.气味均一;
l2.一气二味或多味。
3.气味配合与疗效的关系:
1.气味相同,功能相近。
辛温的药多能发散风寒,辛凉的药多能发散风热。
2.气味相异,功能不同。
(1)味异气同,如麻黄辛温能散寒发表、杏仁苦温能降气止咳;
(2)味同气异,如桂枝辛温能发表散寒、薄荷辛凉能发表散热。
中药二每日知识点
薄荷
性味归经:辛,凉;归肺、肝经。
功效: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主治:(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2)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
(3)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4)肝气郁滞,胸闷胁胀。
蝉蜕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主治:(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音哑咽痛。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3)风热或肝热目赤翳障。
(4)小儿惊哭夜啼,破伤风。
中药综每日知识点
阴阳的相互关系
1.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对立,即阴阳相反。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相反相成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左与右,天与地,动与静,出与入,升与降,昼与夜,明与暗,寒与热,水与火等。阴阳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阴与阳相互制约和相互消长的结果,取得了统一,即取得了动态平衡,称之为“阴平阳秘”。
阴阳制约,即阴阳相互抑制、相互约束,主要体现在阴阳相互消长的过程之中。如春、夏、秋、冬四季有温、热、凉、寒昀气候变化,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升抑制了春夏温热之气的缘故。
2.阴阳的互根互用
3.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消长的基本形式为:
此消彼长,包括阴消阳长和阳消阴长
此长彼消,包括阳长阴消和阴长阳消
四时气候变化而言,从冬至春及夏,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即是“阴消阳长”的过程。由夏至秋及冬,气候由炎热逐渐转凉变寒,即是“阳消阴长”的过程。
4.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是用阴阳说明事物对立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向转化的运动变化形式。阴阳相互转化的条件,一般都表现在事物变化的“物极”阶段。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的话,则阴阳转化便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
阴阳的消长(量变)和转化(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全过程中密不可分的两个阶段,阴阳的消长是转化的前提,而阴阳的转化则是消长发展的结果。
年,持之以恒医考药考开设的项目有:
医师类:临床类医师考试、中医类医师考试、中西医类医师考试、口腔类医师考试、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考试
药师类:执业中药师、执业西药师药师职称考试:(中、西)药士、初级(中、西)药师、主管(中、西)药师护理类考试:护士资格考试、初级护师考试、主管护师考试
会计职称:初级会计,中级会计
教师资格证:名师面授、循环上课,轻松过关
成人大专:入学容易,毕业容易
成人本科:学习简单,成就学历
购课,学习咨询请加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遗传南宁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