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北战的烽火岁月记石门县公安局交通

他13岁打长工,18岁加入八路军,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他响应党的号召,支援南方建设,成为石门县农、林、商、矿行业的开路先锋。他就是91岁高龄的石门县交警大队退休民警王喜孟。

18岁参军抗击日寇

?

年正月,王喜孟出生在河北省邯郸地区魏县大辛庄前高村一个贫农家庭,他的家乡是抗日战争中著名的冀南抗日根据地,当时驻扎在村里的是冀南军区26团。年5月21日,王喜孟自愿报名参加了八路军,被分配在3分区26团2营5连4班。一身帅气的军服,肩扛步枪的飒飒英姿,让当时18岁的王喜孟格外兴奋,终生难忘。

戎装刚上身,王喜孟就上了攻打城安县城的抗日战场。他所在的5连攻打一座日军驻守的小庙。庙虽小,但在一座山包上,地形易守难攻,敌人的火力很猛,几挺机关枪不停的吐出火舌,交叉火力封锁着战地前沿。这—仗打得特别艰难,八路军使用的是本地造的步枪,火力不够,战士伤亡很大。危急关头,团长张新发率部向小庙发起冲锋时腿部受重伤,因药品奇缺感染破伤风后不幸牺牲。一连三天,八路军的军旗终于插上了小庙山头,王喜孟第一次历经了血与泪的战火洗礼。

攻打日军占领的肥乡县县城时,王喜孟他们负责突击西门。战斗非常残酷,王喜孟所在的小分队冲在队伍前,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用炸药包打开城墙缺口,但因墙体坚固而未成功,王喜孟和战友只得用血肉之躯向前冲锋。虽然连长倒下了,但王喜孟和战友在冲锋号中继续浴血奋战,一天一夜后,终于攻进了县城,守城日军悉数被消灭。

最让王喜孟终身难忘的是攻打城安县城这一仗。经过艰难的攻城战,王喜孟和战友们消灭了守城的敌人,共歼灭30多名伪军,缴获机关枪、枪筒、步枪等多款武器。拿着自己缴获的一杆枪,王喜孟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日军的“高级货”,他左摸摸,右看看,感到无比欣喜。经过几次战斗的考验,王喜孟迅速成长为一名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抗日先锋。

解放战争屡立新功

?

抗日战争结束后,王喜孟随即奔赴到了埋葬“蒋家王朝”的新战场,他英勇奋战,屡立战功,多次受到表彰嘉奖。

年8月,王喜孟加入攻打河南省柳元集镇的战斗中。当时,指导员李庆堂指挥攀越攻打城墙,他带领全班负责架设爬墙的长梯。城墙上敌军居高临下,火力很猛,他们边向城墙内敌军发起还击,边发起冲锋,但始终难以推进。关键时刻,指导员李庆堂左大腿中弹受伤,被战士背下阵地。王喜孟和战友冒着枪林弹雨继续发起冲击,击退了国民党守军。

解放战争的烽火铸就了王喜孟坚毅刚强的军人品格。年12月,王喜孟在战场上担任了5连2排6班的班长。一次战役中,王喜孟与死神擦肩而过,炮弹落在他身后不远处,他头部负伤,脖子肿得老大。轻伤不下火线,休养了几天后,王喜孟又投入了火热的战斗中。

一年后,敌军调动三个军进攻解放区魏县、大名县。王喜孟所在的部队和敌军激战了三天,最后撤退至漳河一带驻守,不久他们抢渡黄河,挺进大别山,辗转河南、安徽,最后到湖北新野。攻打湖北新野时,敌军不战而退。部队乘胜攻打邓县三庄镇,镇上驻守着国民党的一个地方保安团。仅一天时间,王喜孟和战友们就活捉了保安团团长,打死打伤多敌人,解放了三庄镇和周边地区。

获得的勋章

千里南下清剿顽匪

?

“有志男女愿请缨,敢于革命敢南征,不过长江非豪杰,为民为党献终身。”年元旦,在激昂的行军快板中,王喜孟踏上了南下剿匪的征程。

年,王喜孟转战到了石门县剿匪。虽然石门西北乡的土匪基本被消灭,但盘踞在蒙泉太浮山的土匪“南天王”侯宗汉是最后一块难啃的骨头。3月中下旬,剿匪部队对侯宗汉部进行数次清缴、分兵围剿后,土匪仅剩一小部分负隅顽抗。

年4月4日佛晓,王喜孟随剿匪部队向太浮山中心合围,经过日夜搜山和追击,土匪大队长黄鳌被擒,大部分土匪投降。清剿行动至第三日,侯宗汉见大势已去,带了10个心腹随从钻进了自家屋后的螃蟹洞。王喜孟和战友一道,切断了土匪的退路,重重包围了岩洞。万般无奈之下,侯宗汉于4月9日深夜投降。

剿匪战争结束后,王喜孟全身心地投入石门的各项建设事业,先后参与建立了石门县公安队,创办了夹山寺农场,筹建了磨市派出所,兴办了五峰山煤矿,负责石门、临澧、澧县等县4县的道路交通管理筹建工作,担任了石门县交通监理站(现交警大队前身)第一任负责人,直到年离休。

王喜孟的峥嵘岁月戎马倥偬,他从燕赵大地的大辛庄前高村,到澧水河畔的山城石门;从兵燹战乱的苦难岁月,到庶民安定的太平盛世,他迈出的每一步都留下了深刻的革命历史烙印,既让人深受教育又令人由衷的敬仰。

编辑:杨玉霖责任编辑:李蜜

编审:蔡国清审核:刘连春

扫描







































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早期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jingwang.net/zzbx/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