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听众祁先生给新闻广播打来求助电话,他说乘坐公交车时,因为车辆急刹,不小心撞到了铁杆,撞破了嘴,因皮试过敏,急需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医院、医院都找不到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自己不知该怎么办。
记者帮忙市疾控中心:不储备破伤风的免疫球蛋白。
由于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不属于疫苗,所以疾控中心并不储备,市民如果需要使用,医院门诊药房购买。
医院门诊药房:均没有储备
国药控股电子商务平台:仅有“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好在今天下午6点左右,江都区一位热心听众高医生给新闻广播打来电话表示,自医院有免疫球蛋白。祁先生立刻赶往江都。
公众遇此情况该如何处置?医院外科主治医生马明:普通的破抗需要皮试,但有的病人会过敏,打免疫球蛋白适应于过敏的人群。预防破伤风除了打针,早期的清创环节很重要,一般做好清创工作,得破伤风的几率是比较低的。
市卫生局疾控处处长陆新喜:如果过敏,可以采取脱敏的办法,脱敏治疗的同时注射疫苗。
医院药剂科主任许建国:现在有一种马血的免疫球蛋白,可以试一试,阳性反映要少很多。
为何“一针难求”?原因一: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原料是人血,需要在人的血浆中提取。而现在血液来源主要是靠自愿献血,原料要求高且供应少,再加上从提取到加工再到上市需要近9个月的周期,造成紧缺。
原因二:国家药监总局对于血液制品每批检测,流通时间比较长,到门诊之后,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有效期只剩半年,而需要免疫球蛋白的又比较少,医院储备比较少,造成紧缺。
应急药品储备库何时能建成?难求的何止是破伤风人体免疫球蛋白,小编记得之前我们新闻广播也报道过多次,蛇毒血清同样难以保障。用量少、价格低,企业不愿生产等多种因素,造成这类药品一针难求。全国各地目前还没有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应急储备库,应急药品的流通和终端储备让人忧心。其实,为了保证破伤风之类的群众基本用药,从年开始,国家就建立了基本药品制度,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如何实时联动调配药物,这条路似乎还很长、很长。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