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是可以在创伤暴露前、后用疫苗等免疫制剂预防的感染性疾病,具有急发、可致死、致残,但可预防的特点,是由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通过伤口侵入人体引起的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广泛存在于灰尘、土壤及人和动物的粪便中,可以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分泌产生的毒素侵犯神经系统,引起局部乃至全身的肌肉痉挛,如果是呼吸肌受到影响,可发生喉痉挛、窒息甚至呼吸功能衰竭,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在无医疗干预的情况下,病死率接近%,尤其是中老年人和婴幼儿,即使经过积极的综合治疗,该病的病死率在全球范围仍高达30%~50%。破伤风发病的潜伏期短则2至3天,长的可达数周甚至几个月。潜伏期与病情的危重程度呈相关性,外伤处离中枢神经系统越近,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反之,潜伏期长,病情相对会轻些。只要患者有外伤,就有发生破伤风的风险,尤其是伤口细小而深、损伤严重、有污染化脓的更应该加强防范。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绝医院在相对洁净的环境下科学地分娩,产妇及新生儿破伤风已极其少见;我国自年实行儿童计划免疫后,对儿童实行了3、4、5月龄各接种一针百白破疫苗,1岁半加强一针,6岁时再加强一针白破疫苗,共5针免疫程序。完成基础免疫(接种3剂次破伤风类的疫苗),抗体可维持5~10年,能够有效预防破伤风。因此,11岁以下的儿童破伤风病例也逐年减少了。
但是,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讲,会有儿时未按规定完成接种、从未接种和受伤时超过免疫保护期等多种情况。与接种破伤风类疫苗后的儿童相比,11岁以上青少年和成年人受伤后感染破伤风的风险更高。那么,发生外伤后,究竟该如何预防破伤风呢?
第一步,处理伤口外伤后规范的伤口处理和按基础免疫史情况接种吸附破伤风疫苗对预防破伤风感染均至关重要。伤口冲洗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医院处理。在暂无条件的野外,饮用水可作为首选的伤口冲洗液。根据受伤部位、污染物、受伤类型伤口分为三类:
清洁伤口:位于身体细菌较少,并且在伤后立即得到处理的简单伤口(如刀片割伤)。
不洁伤口:位于身体细菌较多区域(如腋窝、腹股沟及会阴等),或超过6小时未处理的伤口。——即有毛发覆盖区域的伤口和未及时进行医学处置的伤口。
污染伤口:被土壤或粪便污染,或者已经感染的伤口,包括被污物、有机泥土(沼泽或丛林的土壤)、粪便或唾液污染(如动物或人咬伤)的伤口,含有坏死组织的伤口(如坏死或坏疽)、火器伤、冻伤、烧伤等。
第二步,免疫预防年3月,我国正式刊发《中国破伤风免疫预防专家共识》,指出:创伤暴露后进行破伤风免疫预防的时间应强调尽早,但只要没发病,伤后2周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均视为有预防作用。即使发病了,注射抗毒素、免疫球蛋白或接种疫苗也会比没有采取预防措施的症状轻。也就是说,接种疫苗、注射免疫球蛋白或注射抗毒素都有效。
破伤风疫苗——特点是重建基础免疫屏障起效时间略长,但持续时间长。若有基础免疫的患者在加强接种后可在短期内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屏障。从年开始,除了给儿童用的疫苗之外,国内也有了可用于青少年和成人暴露前和暴露后加强免疫的吸附破伤风疫苗。
老百姓所说“破伤风针“一般是指: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antitoxin,TAT)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etanusimmuneglobulin,TIG)——特点是起效快,但持续时间也短,一般为10天左右。
那么我们受伤后应该接种疫苗还是注射抗毒素、免疫球蛋白呢?首先,您应该告诉医生您的破伤风疫苗免疫史,医生将根据伤者疫苗免疫史、伤口情况按规定给予选择,一般原则是这样的:
一、免疫接种史不详或未全程接种的对象1、清洁的伤口需按0,1,7月程序注射三针破伤风疫苗,以建立破伤风基础免疫屏障;
2、不洁或污染伤口按上面程序接种疫苗同时,还应一次性肌内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IU。
二、已经全程接种过疫苗的对象1.最后一针至今5年内,所有伤口既不需要接种疫苗也不需要注射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
2.最后一针5—10年内,清洁伤口既不需要接种疫苗也不需要注射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但不洁或污染伤口需要加强接种一针疫苗;
3.最后一针至今超过10年,清洁伤口注射一针疫苗,但不洁或污染伤口接种疫苗同时还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成人用量为~U,接种部位为臀部肌肉,接种方式为肌内注射。
破伤风抗毒素,成人用量为1~U/次,注射前需将1UTAT用10ml灭菌注射用水稀释后进行皮内试验,皮试阳性者建议使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没有条件时可采用TAT脱敏注射。
上面所说为受伤后的预防。对于创伤高发人群:军人、警察、军校和警校等院校在校学生、服刑人员、中学及普通高校大学新生、妊娠期妇女、出国人员(尤其是去非发达国家旅游、工作人员)、建筑工人、野外工程作业人员(石油、电力、铁路等)、特殊爱好人群(潜水、旅游、户外攀登等户外运动爱好者)等,如无破伤风疫苗接种史,建议全程接种疫苗:在第0天、1个月后、7个月后分别接种一次。每5~10年加强1剂次,特殊情况下可每3~5年加强1剂次。每次接种剂量为0.5ml,接种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接种方式为肌内注射。
文编:米粒 美编:旋风
长按指纹识别北京治疗白癜风会痛吗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