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春雨淅沥,春花绽放,春情荡漾。
But!这美好的春天,惊醒的不止是萌动的春心,还有蛰伏了一冬的蛇虫鼠蚁。
说起这些蛇虫鼠蚁,许多人避之唯恐不及,深怕不小心走在草丛中就遇上一两种想要与你深入交流的。
然而,在古代,有这么一群勇敢的冒险家,做了第一个吃螃蟹,噢,不,是第一个吃蛇虫鼠蚁的人。不仅如此,古代医学研究者还总结出了这些蛇虫鼠蚁用于治病救人的用法与功效。而现代科学家经实验发现,这些蛇虫类的中药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上确有奇效。
你知道这些「黑暗界的中药」有哪些么?它们在治病上又有什么样功效呢?跟着小编一起来推开新世界的大门吧!
1
金钱白花蛇
??金钱白花蛇(背部、腹部)
炮制:除去灰屑,切段。
性味与归经: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哨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用法与用量:2~5g。研粉吞服1~1.5g。
使用注意:阴虚血少及内热生风者禁服。
金钱白花蛇是我国陆地常见毒蛇之一,是银环蛇幼蛇干燥体。其命名由来是因为当时人们在夏季捕捉到银环蛇的幼蛇后,用适量黄酒润透后晒干,加工时将头盘在中央,蛇体圈成盘状,形如古钱,加之通体有黑白相间的环纹,故称“金钱白花蛇”。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因为这个蛇比较金贵所以用金钱来定义。
金钱白花蛇性温,味甘、咸,有毒,祛风通络和定惊止痉是它的主要功效,平时多用于人类风湿疼痛和中风以及小儿惊风和破伤风等恶性疾病的治疗,并且疗效较好。而现代医药研究也证明:蛇类药物具有抗应激、抗炎、抗胃溃疡、增强免疫功能和降血脂、降血压、镇静镇痛等多种作用。
2
蕲蛇
??蕲蛇
炮制:去头、鳞,切成寸段,生用或酒炙用。
性味与归经: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㖞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用法与用量:3~9g;研末吞服,一次1~1.5g,一日2~3次。
使用禁忌:蕲蛇有毒,不可过服。阴虚内热者忌服。
蕲蛇为蝰科动物五步蛇的干燥体,最早记录于《雷公炮炙论》,气腥,味微咸。以头尾齐全、条大、花纹斑块明显、内壁洁净者为佳。
蕲蛇具走窜之性,性温通络,能内走脏腑,外达肌表而透骨搜风,以袪内外之风邪,为截风要药,又能通经络,凡风湿痹证无不宜之,尤善治病深日久之风湿顽痹,经络不通,麻木拘挛,以及中风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者,常与防风、羌活、当归等配伍,如白花蛇酒。
3
僵蚕
??白僵蚕
性味与归经:咸、辛,平。归肝、肺经。
功能与主治: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主治小儿惊痫、中风抽搐、头痛、咽喉肿痛、丹毒、半身不遂、乳腺炎等。
用法与用量:煎汤,5-9g;研末,每次1-1.5g。散风热宜生用,余皆炒用。
使用注意:
1、僵蚕内服可致过敏反应,出现痤疮样皮疹及过敏性皮疹,停药后均能消失。
2、少数患者有口咽干燥、恶心、食欲减少、困倦等反应。
3、由于僵蚕有抗凝作用,故对血小板减少,凝血机制障碍及出血倾向患者应慎用。僵蚕、僵蛹均含草酸铵,进入体内可分解产生氨,对肝昏迷患者慎用。
僵蚕又名白僵蚕、僵虫、天虫,是家蚕4~5龄的幼虫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体,能祛风、化痰、通络,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中医临床上常用白僵蚕治中风失音以及风热与肝热所致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痰咳、瘰结核、风疹搔痒、丹毒和乳腺炎等症。
4
全蝎
??全蝎
性味与归经:辛,平;有毒。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用法与用量:3~6g。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辛散走窜,故用量不宜过大,孕妇忌服,血虚生风者慎服。
全蝎味辛,有毒,具有消散肿块、以毒攻毒的功效,既可内服,也可外敷。
现代临床将全蝎用于胃癌治疗,常与白花蛇舌草、蜀羊泉、石见穿、藤梨根、柘木、干蟾皮等抗癌中药同用,可以起到缩小肿块,延缓甚至抑制肿瘤生长,减轻患者胃部疼痛不适等临床症状的功效。
全蝎常用来缓解癌性疼痛,其具有镇痛作用强,且无成瘾性的特点,常配伍壁虎、露蜂房、乳香、没药等药物同用,主要适用于运用一般的行气活血止痛中药无明显效果,反复发作,疼痛剧烈的患者,一般起始用量为3g,如果患者服药后未出现明显不适,疼痛不能完全控制者可适度加大用量。临床多用加工后的全蝎,以降低毒性。
注意市面上的全蝎产品较多,全蝎以虫体较干、完整无缺肢断尾、无盐粒、明矾和泥沙等杂质、虫体大小分离不混杂为佳,若要入药建议购买单独瓶装的全蝎产品,瓶装全蝎有防压碎、防变质、易存放等优点,相较袋装全蝎体型保留相对完整,品质更佳。
5
蜈蚣
??蜈蚣
性味与归经:辛,温;有毒。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嗝,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蛇虫咬伤。
用法与用量:3~5g。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辛温走窜,故内服用量不宜过大,孕妇忌服,血虚生风者慎服。
蜈蚣、全蝎皆有息风镇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二药常相须使用,有协同增效作用。其中,蜈蚣性温,毒大而力强,善走窜通达,息风镇痉功效较强,可治疗风湿痹痛以及痉挛抽搐;全蝎性平,毒性及药力均稍缓,息风镇痉,攻毒散结之力不及蜈蚣。
蜈蚣用量过大可引起中毒,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等。出现溶血反应时尿呈酱油色,过敏者全身起过敏性皮疹。此药应严格掌握用量,以往的中药处方一般蜈蚣都是以条为单位,这样比较难以控制用量。有专家便建议医生开处方时蜈蚣以克为计量单位,中药柜台可提前去掉一部分蜈蚣竹片,剪成小段后用于配方,医院内可以将蜈蚣研末定量。此法可以避免虫类药物出现过量问题。
关于蛇虫鼠蚁类的黑暗界中药还有很多,例如水蛭、地龙、土鳖虫、五灵脂(鼯鼠粪便)…如果你还有感兴趣的「奇葩中药」也可以在文末留言处留言,小编将抽取呼声最高的几款中药撰文讲解~记得持续白癜风该怎么治疗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