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盛产全蝎是在全国都是闻名的,之所以闻名是因为它有一个“十足全蝎”的称号,外地的蝎子普遍是有六只爪,而蒙山上的野生蝎子有八只爪再加一对螯钳,共十爪所以称为“全蝎”。有关蒙山全蝎民间还有流传着一段美丽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蒙山顶上的山洞里不知从哪里来了一对蝎子精,在蒙山深洞里安了家,此蝎子精白天卧洞休息,晚上出来跑到山下的村里喝牛血饮鸡血有时还对人下起毒口。周边的村民吓得人心惶惶、心惊胆跳。
后来,人们从江苏句容茅山请来一位有法力的道士,这位道士在山中住了3天,他就让人们在山中建了一座金鸡庙,此庙建成后,没有多久山上的蝎子就渐渐消失了,人们又向以前一样愉快的生活了。但也有山民半起夜时,曾经看到漫山遍野千万只金光闪闪的金公鸡在吃蝎子。
全蝎小百科全蝎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
辛、平。有毒。归肝经。
本品辛平,力强有毒,专入肝经,走窜搜剔。既善息风止痉,治惊痫抽搐、破伤风及中风面瘫或半身不遂;又善攻毒散结,治疮毒瘰疬;还善通络止痛,治头痛及风湿顽痹。
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
、急慢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
2、中风面瘫,半身不遂。
3、疮疡肿毒,瘰疬痰核。
4、偏正头痛,风湿顽痹。
3~6g。
本品有毒,辛散走窜,故用量不宜过大,孕妇忌服,血虚生风者慎服。
主产于河南、山东、河北、辽宁等地。湖北、安徽、云南、浙江、陕西等地亦产。
春末至秋初捕捉,除去泥沙,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
、水分超标
全蝎应为干燥体。全蝎的水分控制在3%以内是合格的。水分过高是目前最常见的掺假方式。全蝎水分超标比较普遍,鉴别时可用手挤压蝎子腹部,有的水分过大甚至可以挤出水来。
2、盐分增重
加盐水煮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腐败、虫蛀。全蝎使用时应是干燥、洁净、无盐的。现在市场调剂使用的全蝎大多是盐水蝎,表面被有盐霜,严重者整体附有盐的颗粒。严重者盐分占其重量的/3~/2左右。
3、腹内充异物增重
正常水煮的全蝎干燥后,腹背塌陷、抽沟、干瘪,重量轻。腹部充斥食物或异物的,腹部饱满、腹背向外凸起,口尝其腹内物可有砂粒感,同时质量也比较重。
4、染色
正常干燥后的全蝎应头胸、背呈绿褐色,后腹部呈棕黄色。而染色的全蝎呈黄绿色,色泽鲜艳,不自然。
全蝎子分离鉴定出9个化合物,分别为胆甾-4-烯-3-酮()、胆甾醇(2)、尿嘧啶(3)、-硬脂酰-甘油-3-磷酰胆碱(4)、甘油(5)、油酸(6)、脯氨酸(7)、丙氨酸(8)、亮氨酸(9),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等功效,民间素有口服蝎毒稀释液治疗癌症的经验,大量的临床研究也证明,全蝎、全蝎复方、粗制蝎毒及蝎毒抗癌因子,对肝癌、肺癌、鼻咽癌、食道癌等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全蝎配蜈蚣:两药均为熄风止痉要药,并能解毒散结、通络止痛。全蝎熄风力强,蜈蚣搜风力著。两药合用,原诸功效均得以加强。用于中风、癫痫、急慢惊风、破伤风等病所致之抽搐痉挛,角弓反张,顽固性头痛,抽掣,风湿痹痛,疮疡肿毒,瘰疬等。方如止痉散、撮风散。
2、全蝎配钩藤:全蝎性善走窜,偏于熄风止痉,并能通络止痛。钩藤长于清热平肝,兼以熄风止痉。两药合用,平肝熄风,通络止痛。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肝阳上亢,头痛抽掣;中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
3、全蝎配地龙:全蝎祛风通络、解痉止痛;地龙活络通痹,清热熄风。两者相配,祛风活络,通痹止痛之效显著。用于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肢体麻木,以及风湿痹痛。
全蝎食疗方很多人可能奇怪,这么可怕的东西,又能有多好的味道?既然是药膳,自然是以养生为前提,美味也可兼顾,却已经不是重点了。蝎子入菜,主要考虑的是增强免疫力和抗衰老保健,尤其是癌症患者、癲痫患者,蝎子膳食值得推荐。
、炸蝎子
原料:蝎子,花生油,盐,椒盐。
做法:锅中放水煮开,放少量盐,再把蝎子放入,用旺火煮3、4分钟,至蝎身僵直,捞出沥水。油锅烧至四成热,放入蝎子炸至表皮蓬松呈金黄色,捞出,撒些椒盐,即可食用。一次一人二三只为宜。
2、蝎子炖赤小豆汤
原料:蝎子6g,赤小豆30g,昆布20g,田七3g,猪瘦肉00g,生姜、盐、橄榄油适量。
做法:蝎子放淡盐水中煮五六分钟,至蝎身僵直,捞出沥水,去尾;赤小豆、昆布洗净,稍浸泡。田七取薄片用;猪瘦肉洗净,整块用。将各食材放炖盅内,加水适量,盖好,隔水炖3小时,调入盐、橄榄油即可食用。能清热化瘀、散结。
点击下列的“了解更多”,即可进入康美中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