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中医药大学和平校区
校园建筑、道路、景观命名(拟稿)
命名原则:
1.彰显大学文化精神
2.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
3.遵循建筑物使用功能
一、校门命名
1.岐黄门(北门)
轩辕黄帝问于歧伯,乃成《黄帝内经》,中医医术乃为歧黄之术,学子入岐黄之门乃做岐黄传人。
2.玄晏门(东门)
皇甫谧(公元—年),字士安,幼名静,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省灵台县)人。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学者,在文学、史学、医学诸方面都很有建树。其又称针灸鼻祖,著有医学经典《针灸甲乙经》。皇甫谧沉静寡欲,有高尚之志,隐居不仕,自号玄晏先生。后因以"玄晏先生"泛指高人雅士或山林隐逸。唐钱起《过曹钧隐居》诗:"谁当举玄晏,不使作良臣。"
3.当归门(南门)
当归既为甘肃道地药材之代表,同时又具有学子归来之义,一语双关。
二、楼宇建筑命名
数字编号+建筑名称+(建议命名)
1号行政楼(明德楼,取“明心志,立德树人”之义)
2-5号教学楼群(共4栋,分别命名为:仁术、勤和、格物、致知,取自中医学与大学之内涵要义)
6号图书馆
7号1食堂(闻馨园,食物馨香而闻尝之)
8号师生活动中心
9号各院部及实验楼整体楼群(琢玉书院,取“琢玉成器”之义,体现我校“仁术勤和玉汝于成”的教育理念)
10号各院部及实验楼整体楼群(至成书院,取“玉汝于成”之义,体现我校“仁术勤和玉汝于成”的教育理念)
11号2食堂(赏馨园,食物馨香而品赏之)
12号游泳馆
13号体育馆
14号田径运动场
15-21号大学生公寓区楼群(梓莘园/杏林,“梓莘”字面义草木欣欣向荣,象征学子勤奋学习,又梓莘花为传说之花卉,象征纯洁美好,此处也可指代学生。杏林指代中医界。各公寓楼可按“甲、乙、丙、丁……依次排序)
22号国际教育学院(鸿远楼/弘远楼,立志鸿远、弘扬医术、传播文化、远达海外)
23号博物馆(玄晏阁,取自皇甫谧之号“玄晏先生”,后引申为高人雅士或隐逸山林之义,同时此建筑邻近学校东门/玄晏门)
24号实验楼(至成别院,此楼与10号建筑群“至成书院“临近,其功能也为实验楼,故名为“至成别院”。)
25号产学研基地(研玉坊,将产学研成果转化基地比喻为研究制造精美玉器的工坊)
三、道路命名
方案一:(主干道、环路、支路命名)
1.闻道路
自学校北门(岐黄门)进入校园,以三台为中轴(三台一体形成人行步道,可行至图书馆前,名为“闻道”,即为闻道中路,总体景观称为“闻道三台”),东西两侧环4栋教学楼向南而上,西侧环8号建筑师生活动中心、9号建筑群(琢玉书院);东侧环停车场、10号建筑群(至成书院),南部相接,成为一大环路,环路命名为闻道环路,分东路、西路、南路、北路。
2.梓莘/杏林路
以学生公寓区域、排球、篮球、羽球活动场、体育训练场整体形成环路,15号、16号公寓北侧为梓莘北路、16号-20号公寓西侧为梓莘西路、20号、21号公寓南侧为梓莘南路。
3.支路:其中小区域间的支路可以取中国古代名医姓名分别命名,如华佗路、扁鹊路、仲景路、时珍路、思邈路等。
方案二:(主干道、环路命名)
1.岐黄路
自学校北门(岐黄门)进入校园,以三台为中轴(三台一体形成人行步道,可行至图书馆北门前,名为“闻道”,即为岐黄中路,总体景观称为“闻道三台”),东西两侧环4栋教学楼,至图书馆前止,形成一个环路。按道路所处方位依次名为:岐黄东路、岐黄西路、岐黄北路、岐黄南路)
2.杏林路
杏林西路自7号一食堂东侧始,环8号建筑师生活动中心、9号建筑群(琢玉书院);杏林东路自停车场东侧十字路口处始,环停车场、10号建筑群(至成书院),南部相接,即为杏林南路,形成为一个环路。
3.梓莘路:同方案一。
4.支路:其中小区域间的支路可以取中国古代名医姓名分别命名,如华佗路、扁鹊路、仲景路、时珍路、思邈路等。
四、景观命名
1.闻道三台
自学校北门(岐黄门)进入校园,以三层台为中轴,三台一体形成人行步道,即为岐黄中路,可行至图书馆北门前,名为“闻道”(具有双关语义,也指追求真理、客观规律)。三台即三层巨大台阶,分别以天台居上、地台居下、人台居中,广义上讲人在天地之中以求闻道,狭义可理解为求得医道,总体景观称为“闻道三台”。
“闻道”,道即真理,亦即最高的智慧。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历代哲学家所提出的创造性见解,亦可谓之"中华的智慧"。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孔子是以"好学"自许的,学的目的在于"闻道"。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老子宣扬"闻道",他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第三十四章)
中国哲学所谓道,具有不同层次的含义,道指真理,赤指真理的客观内容,即最高的原理、原则。这最高盼原理、原则又可分为若干层次;有人生之道,有自然之道,有致知之道。
2.玉湖含翠(玉湖春晓)
玉湖,取玉汝于成之玉,湖与壶谐音,医者有悬壶济世之作为。另有湖水碧如玉,湖周围有绿化带,草木掩映,逢春暖花开,莺歌燕语,朗朗书声,自成景致。
3.壶中有湖
结合校园布局图,不难发现自北门(岐黄门)进入校园,以闻道路(或岐黄路、杏林路)形成的整体环路宛如一只巨大的葫芦(“葫”通“壶”)矗立于整体校园之中,而玉湖又包含于葫芦之中,视为壶中有湖。
4.鸟瞰“甘中”
新校区整体道路布局,隐含“甘中”二字,为:甘肃中医药大学校名简称,鸟瞰图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