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好中医,你附近或看过的好中医
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人神共愤的疫苗事件稍降温,转一则来自《澎湃新闻》的新闻先,解恨解气喜大普奔有木有?然而,你真的懂疫苗吗?今天书生带大家做一个史上最扯科普之疫苗篇。
阅读小Tip,人民群众选读娱乐版(黑体加粗部分),半专业人士全读,专业人士绕道吃瓜。
先脑补一下,如果没有疫苗,世界将会怎样……
人口:可能不到10亿;
平均寿命:可能只有40~45岁;
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速率至少降低一半;
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疾病流行带走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人的生命,就像每年都在世界大战,人人生活在死亡的恐惧之中。
……
所以我们真的有必要去认识这个人类不可或缺的好朋友——疫苗:
疫
先从“疫”字说起,《说文解字》:疫,民皆疾也。《字林》:疫,病流行也。中医认为,疫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简单来说,疫病就是传染病,多通过口鼻进入体内,具有发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情险恶、变化多端、传变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在人群中广为流行,如《诸病源候论》中所述:“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听上去超恐怖有木有?实际上更恐怖。
相信有相当的读者跟书生一样亲历年的非典(暴露年龄了),当时全国范围内高校全线封锁,街头的餐饮关的基本只剩肯德基,周末走在市中心将会体验乡村般的空荡感,稍一咳嗽就要被抓进去隔离,如果有来自北京的同学送来远方的问候,那么恭喜你,你们将比翼双飞共同被隔离。最难以承受的是末世的恐慌,那是一种没有经历过永远无法体会的末日感,书生曾经偷溜出去吃了顿肯德基,回宿舍后被全舍友用最为凌厉的言语批判,也曾在量出39℃的体温后默默写完遗书,收拾小包包抱着必死的悲医院求被隔离。没有切身体会的盆友请观看电影《屋顶上的轻骑兵》并用“史上瘟疫”作为关键词百度,将为您以图文并茂超越好莱坞大片观感的模式带来一个地狱般的刺激享受,不刺激不要钱!
按照文章套路,下面该说however了,however,自从有了疫苗,给大家分享几个小故事:18世纪50%的儿童活不到10岁,其中40%死于天花,感染天花后死亡率极高,死相极惨;顺便号外一下,顺治、康熙、咸丰、同治都得过天花,2个死了2个留了一脸麻子;18世纪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EdwardJenner)发现得过牛痘的挤奶工终生对天花免疫,于是其大胆的把得了牛痘的挤奶工手上的脓液种进了一个8岁男孩的皮肤,然后再冒险给这个男孩种植天花病毒(心疼这个男孩三秒钟),然而,这个男孩神奇般的对天花免疫了,牛痘疫苗预防天花从此问世,年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已从地球上被彻底消失。法国化学家路易?巴斯德(LouisPasteur)发明了狂犬疫苗,让当时被疯狗咬伤的人发病率从20%下降到1%;他还建立了多种链球菌、葡萄球菌与特定疾病的关联,从此,微生物学成为了一门学科。德国细菌学家罗伯特?科赫(RobertKoch)发现了炭疽(ju)杆菌,并发明了“科赫法则”,确定了传染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从此,结核、疟疾、霍乱、破伤风、白喉、鼠疫等一系列传染病病因都已明确,人们逐渐找到了应对方法,在对抗传染病的路上,人类前所未有的信心满满。
让我们再一次抱着最诚挚最感恩的心致敬这些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不夸张的说,我们每一天的幸福生活都是他们给的!
免疫
疫是病,免疫自然是免除疫的那个系统,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下高中生物知识,书生修改版百度百科告诉我们,免疫系统(immunesystem)是通过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清除外来入侵的抗原(如病原微生物),和人体产生的异常细胞(肿瘤细胞、衰老细胞、死亡细胞或其他有害的成分),使免疫系统内环境保持稳定的系统。免疫系统可以理解为人体的武装部队,养兵千日随时准备抵御敌人的侵入,这些敌人可以是外敌——外源性的侵入,称为抗原,也可以是内敌叛变分子——内源性的突变,如肿瘤。针对疫苗的解说,我们重点看外敌——抗原,那么免疫系统是如何成功击退感染的呢?我们先看部队里的兵种,这就是著名的淋巴T细胞部队和淋巴B细胞部队,还有吞噬细胞,T/B这两支部队的作战方式不同,B细胞的绝杀武器是各种各样的花式手榴弹——抗体,它能特异性结合抗原,使其失效(称为体液免疫);而T细胞就简单粗暴的多,它不产生抗体,吹完号角就直接赤膊上阵与靶细胞结合并消灭它(称为细胞免疫)。
然而,跟很多部队一样,这两支部队都有个兵种——文艺兵,它的文艺特长是绘画,专职绘制各路通缉犯的画像,同时它有一个超文艺的名字——记忆细胞,在两支部队中分别叫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
别看文艺兵数量少,作用不得了,每经过一次战役,文艺兵就把外侵病毒的样子画下来通报全军,这厮要胆敢再来,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大量作战部队或拿武器或赤膊群擒外敌,其武装速度更快,作战能力更强,这个过程叫做二次免疫。好,正经的说是这么一回事:记忆细胞对抗原具有特异性的识别能力,当抗原二次感染机体时,记忆细胞可快速增殖产生大量效应B细胞/T细胞,消灭抗原(作战方式如上)。
而且,一般细胞免疫反应较慢,24-48h后才产生效应,而二次免疫更迅速、更剧烈;同时,记忆细胞可以在人体内存在数月,甚至几十年,使人体避免受到相应病原体的二次侵入。这就是疫苗应用的原理。
疫苗
终于到正题了,喝口水,刚看了免疫大战,我们来胆设想一下,既然文艺兵(记忆细胞)能够对外敌画像,并能够激发暴风雨更猛烈的二次免疫,那有没有这种可能,我先找个病毒进来让文艺兵画画通缉,告诫下全军长这样的就直接抡刀子?顺便也把这几个小子练练手?理论上。可以。只是,你不怕引狼入室还没看清人长什么样呢就直接被病毒砍死?没有青山在哪来武功练?再想想,呃。改进一下方案:
方案Ⅰ
我把病毒砍死留着尸体画像可不可以?Bingo,这就是:
1、灭活疫苗(也称死疫苗,inactivatedvaccine):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将具有感染性的完整的病原微生物杀死,使其失去传染性而保留其抗原性的疫苗。
种类有:百日咳、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狂犬病、伤寒、甲型肝炎、鼠疫、流感、脊髓灰质炎(Salk)、斑疹伤寒、钩体病等疫苗。
特点:免疫作用弱,必须多次注射,并且量要大,但易保存。
方案Ⅱ
把对方的武器先卸掉行不行?卸了兵器的张飞基本成了没卵用Boy,看你再嘚瑟。这就是:
2、减毒活疫苗(也称活疫苗,live-attenuatedvaccine):用人工诱变或从自然界筛选出的毒力高度降低或无毒的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
种类:结核病、卡介苗、麻疹、乙型肝炎、甲型肝炎、脊髓灰质炎(Sabin)、风疹、腮腺炎等疫苗。
特点:免疫作用强,接种量小,一般只需接种一次;但稳定性差,不易保存。
介绍到这儿,大家明白了吗?还有疑问,请参看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普洛特金(美)所著的《疫苗学》。。。。哦,不,大家去看看日本超Q漫画《工作细胞》,一个关于冒失又慌张的红血球小姐,与冷酷的白血球先生的邂逅故事。
当然了,随着科技的发展,疫苗的种类日趋增多,其套路不外乎用尽各种办法去除毒性或与免疫无关的部分,保留或加强有效的免疫原成分,或者索性仅提取有效的目的抗原进行编辑制备疫苗,力求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的进一步推进,下面列举几种,非专业人士略看:
其他
3、基因缺失活疫苗(genedeletedlivevaccine):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去除与毒力或毒力相关基因片段,使病原微生物毒力减低或丧失的疫苗。
4、亚单位疫苗(subunitvaccine):不含病原体核酸,选用能诱发宿主产生中和抗体的微生物蛋白或表面抗原而制成的疫苗,如白喉类霉素、破伤风类毒素、流感病毒血凝素、神经氨酸酶等。
5、基因重组亚单位疫苗(geneticengineeringsubunitvaccine):将病原体中能诱导保护性免疫应答的目的抗原编码基因克隆后,插入适当的原核或真核表达载体质粒;再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菌、酵母菌或哺乳动物细胞中高效表达目的基因;分离、提取、纯化目的蛋白而制成。
6、活载体疫苗(livevectorvaccine):又称重组载体疫苗(re北京中科喜迎国庆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