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一种严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0世纪初婴儿患者病死率高达10%。年全球实施扩大免疫计划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百日咳得到有效控制。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百日咳的流行有上升的趋势,甚至发生局部暴发,即出现了"百日咳再现",其流行病学特征出现新的变化,对公共健康产生了巨大冲击。
01流行病学变迁(略)02百日咳再现的原因全球百日咳疫苗接种率已超过80%的状况下出现百日咳的再现,相关可能原因如下:
1.百日咳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维持时间不够长。天津市年共采集份健康人群血标本,百日咳IgG中和抗体平均阳性率4~6岁组最低(20%),41~50岁组最高(75%),健康人群抗体阳性率在接种百日咳成分疫苗(pertussiscontainingvaccine,PCV)后抗体水平递减,至4~12岁时最低,之后随年龄增长呈逐渐升高的趋势。
全细胞疫苗的保护时间长于无细胞疫苗,白喉-破伤风-全细胞百日咳联合疫苗(DTwP)接种后的保护力为4~12年,白喉-破伤风-无细胞百日咳联合疫苗(DTaP)接种后的保护力为6年左右。
2.DPT疫苗免疫剂次不够也是发病率升高的原因之一。6~23月龄婴幼儿接种3针百白破疫苗后,其有效率可达到91.7%,只接种1针疫苗有效率只能达到46%。未接种疫苗或未完全免疫的儿童是百日咳的易感人群。有研究发现在百日咳患者中,有13.3%百日咳鲍特菌检测阳性者未接种过百日咳疫苗;甚至有学者发现,在迁延性咳嗽且百日咳鲍特菌PCR阳性的患儿中,约有80%患儿未接种疫苗。
3.青少年及成人感染增加,百日咳临床表现不典型,不能得到诊断及使用抗菌药物,排菌时间长。
4.担心疫苗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热、局部红肿、局部无菌性脓肿等)。有报道表明,疫苗不良反应的威胁可能会减少疫苗的覆盖率。
5.百日咳菌株基因变异:Mooi等发现—年期间荷兰百日咳流行株的百日咳毒素基因启动子区域发生变异,年%分离株均为变异株,该变异使百日咳毒素分泌增加,可能是导致疫苗效力降低和(或)加快疫苗诱导的免疫力下降的原因。Schmidtke等对美国—年的例分离株进行遗传学分析,美国百日咳再现与菌群百日咳毒素基因ptxP3基因无关,与菌毛基因fim3B有关,推测fim3B基因上的变异可能影响编码蛋白的功能、细菌的存活、细菌的黏附功能等。
03临床表现不典型百日咳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典型临床表现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终末伴有鸡鸣样吸气性吼声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为特征。由于病程可长达2~3个月,故名"百日咳"。典型百日咳分卡他期(1~2周)、发作期(2~6周)和恢复期(2~3周)。
新生儿及小于3月龄的婴儿,常无典型痉咳,多表现为咳嗽数声后屏气发作、呼吸暂停、面色发绀,易发生窒息和惊厥,并发症多。
例百日咳患儿回顾性研究显示:≤3月龄组易并发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肺实变、百日咳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6岁以上儿童及年长儿症状较轻,多表现阵发性咳嗽,无咳嗽后紫绀及呼吸暂停,白细胞总数亦未见升高,且半数以上百日咳患儿仅表现为间歇性咳嗽,而无典型的痉挛样咳嗽及伴发症状及体征。
已经接受过百日咳疫苗的患者,感染百日咳鲍特菌后临床表现较轻。Yaari等对95例已接种百日咳疫苗的儿童、青少年及成人的患者分析显示,多数表现为迁延性或慢性咳嗽,病情较轻,仅6例呈典型的痉咳,但很少有咳后呕吐和缺氧。卡他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患儿临床表现相对较轻。
较多研究显示百日咳鲍特菌是迁延性或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杨永弘医院住院的慢性咳嗽患儿中分离出百日咳鲍特菌;我国迁延性咳嗽儿童血清学调查的多中心研究显示,百日咳鲍特菌在6~18岁患有迁延性咳嗽的儿童及青少年中总感染率为11.3%。近年来,PCR应用于呼吸道分泌物百日咳鲍特菌核酸检测,其更准确地反映百日咳鲍特菌感染率。土耳其例7~18岁迁延性咳嗽患儿中,20例(19.8%)百日咳鲍特菌PCR阳性。巴西例10岁以上的青少年及成人(平均年龄为40.7岁)迁延性咳嗽患者中,例中10例百日咳鲍特菌PCR阳性。
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出现漏诊,不能及时治疗和隔离患者,为百日咳防控提出了挑战。所以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不典型百日咳临床表现。
04百日咳实验室诊断的缺陷由于百日咳临床表现不典型,实验室诊断有重要意义。而经典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血清学检查和细菌培养的敏感性和(或)特异性不高。
1血清学检查:人感染百日咳后一系列抗体的浓度都会升高,如丝状血凝素(FHA)、百日咳黏附素(PRN)、菌毛、百日咳毒素(PT)等,但前3者升高也可由鲍特菌属其他菌种感染引起,如支气管败血症鲍特菌和霍氏鲍特菌。PT由鲍特菌属产生,且仅在百日咳鲍特菌中表达,特异性很高。世界卫生组织(WHO)百日咳实验室诊断标准是测定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百日咳毒素PT-IgG抗体水平,恢复期血清抗体较急性期增高4倍可诊断,但两次血清临床上常常不易获得。PT-IgM可作为百日咳的近期感染指标,在未接种百日咳疫苗的患儿中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但对于已接种过百日咳疫苗的青少年及成人患者,阳性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