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你都知道吗

破伤风抗毒素(TAT)是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匹所得的血浆经胃酶消化后,提纯得到的,是一种异性蛋白质,是预防和治疗破伤风最有效可靠的药物。注射时容易出现过敏反应,因此在注射之前,必须先做过敏试验;大多数均为假阳性反应,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准确判断破伤风皮试结果至关重要。

TAT皮试液剂量配制及结果判断

生理盐水为等渗液,渗透压与组织液相等,对皮肤及组织刺激性小,可降低TAT皮试的假阳性率。所以应选用生理盐水作为配制TAT皮试液时的溶媒,而不能选用注射用水,因为注射用水为低渗液,皮下注射后可引起皮下组织细胞膨胀,引起局部疼痛,刺激皮肤使局部充血潮红,从而造成假阳性。

皮试液剂量:

每ml含IU的TAT生理盐水溶液为标准,试敏时皮内注入0.1ml含量为TAT15IU,20分钟后观察实验结果。

皮试液配制:

破伤风抗毒素(TAT)0IU/支,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IU/ml),取上液0.1ml作皮试;(即15IU)。

结果判断:

阴性:局部无红肿,异常全身反应。

阳性:皮丘红肿,硬结直径1.5cm,红晕范围直径4cm,有时出现伪足或有痒感,全身过敏性反应表现与青霉素过敏反应类似,以血清病型反应多见。试验结果证实为阳性反应时,须用脱敏注射法。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法

小量抗原进入体内后,同吸附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上的IgE结合,释放出少量的组胺等活性物质,不致对机体产生严重损害,因此临床上不出现症状,经过多次小量的反复注射后,可使细胞表面的IgE抗体大部分,甚至全部被结合而消耗掉,最后可以全部注入所需药量而不发生过敏反应。

方法:

第一次:取原液0.1ml稀释至1ML肌肉注射,观察无紫绀、气喘或显著呼吸短促、脉搏加速即可20分钟后注射第二次。

第二次:取原液0.2ml稀释至1ML肌肉注射,观察无紫绀、气喘或显著呼吸短促、脉搏加速即可20分钟后注射第三次;第三次:取原液0.3ml稀释至1ML肌肉注射,观察无紫绀、气喘或显著呼吸短促、脉搏加速即可20分钟后注射第四次;第四次:取所有余液稀释至1ML肌肉注射,观察30分钟后无反应方可离开。

有过敏史或过敏试验强阳性者,应将第一次注射量和以后的递增量适当减少,分次注射,以免发生剧烈反应。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注意事项

1、无过敏史或过敏试验阴性者,也并非没有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可能,为慎重起见,可先小量注射于皮下进行试验,观察30分钟无异常反映后,再将全量注射。有过敏史或过敏试验强阳性者,应将第1次注射量和以后的递增量适当减少,分多次注射。

2、在脱敏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如病人有气促、面色苍白、紫绀、荨麻疹及头晕、心跳等不适时,应即停止注射并从速处理并报告医生。

3、对以前曾用过破伤风抗毒素,时间超过1周者,如再继续使用,还须重做皮试。

4、每次注射应保存记录,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注射次数、上次注射后反应情况,本次过敏试验结果及注射后反应情况,所用抗毒素的生产单位名称及批号等。若同时注射类毒素时,注射部位应分开。

5、门诊病人注射抗毒素后,至少需观察30分钟,无异常反应方可离开。

6、做好过敏反应的预防与救治:注射室应备有急救药品、氧气、抢救器械物品等,护士应熟练掌握急救技术,以便在患者发生意外时,能及时抢救。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TG)

TAT引起过敏反应率5%~30%,其中有约十万分之一的致死率。为此20世纪60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相继研制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TG)用于临床,TTG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明显优于TAT,适用于对破伤风抗毒素(TAT)有过敏反应的患者。由于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来自健康人血浆,原料要求高且供应较少,所以经常“一药难求”,且价格昂贵,因此在临床上用的比较少。

本文为天使驿站原创文章,,转载须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投稿请发送邮箱:tsyz

.







































儿童白癜风有哪些症状
白癜风治疗方法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jingwang.net/zlff/2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