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夺命小伤口哪些需要打破伤风针

当外科医生建议:

打破伤风针的时候,

很多人内心充满的是不理解。

不就是玻璃扎了一下、

肉里刺进一根小木刺,

有必要这样兴师动众的嘛?

殊不知,

有些伤口看着虽小,

若不谨慎处理,

会给将来的你酿成大祸。

因为一些特殊的小伤口必须要打破伤风的。

破伤风是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阵发性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

在我国并没有破伤风防治相关指南,下面小美编结合相关文献,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个疾病的预防。

破伤风芽孢杆菌普遍存在于生活中,灰尘、土壤、铁锈、人或动物的粪便中均可发现它的存在,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最常见是外伤、烧烫伤,此外不洁接生的新生儿、手术器械消毒不严等目前相对较少。

对于损伤重、伤口小而深的创口极易形成厌氧环境,有利于芽孢杆菌的生长和繁殖。破伤风杆菌是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或伤口较深并伴需氧菌感染的情况下容易生长繁殖(需氧菌消耗氧气后厌氧菌容易繁殖)。

两种不同的免疫保护方式被动免疫

我们常说的注射破伤风针。通过注射抗破伤风球蛋白获得保护抗体的方式被动免疫,包括破伤风抗毒素(TAT)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

TAT通常为破伤风类毒素免疫的马血浆,经酶消化和盐析等工艺制成,因而过敏性反应为其通常的不良反应,据国内有关文献报道,TAT脱敏注射过程中约14.1%的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已很少应用。但因其价格便宜在发展中国家仍广泛应用。

虽TIG制备复杂、价格相对较高,但是TIG具有使用安全、临床易操作性、过敏反应发生率低(文献报道约为0.2%)、中和毒素作用强等优点,保护预防作用持续时间比TAT长,因此TIG在单独发挥被动免疫、被动—主动保护作用优于TAT,值得推荐使用,这也是国际上普遍采用TIG代替TAT的原因。

作为一种被动免疫其免疫作用维持时间较短,TAT约为2-4天,TIG约2-3周。此后抗体水平下降,身体不再受到保护。因此,应用一次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并不能带来持久免疫力。

主动免疫

是通过主动免疫获得保护,它是指通过注射破伤风类毒素(TT),诱导机体自身产生抗体获得保护的方式。医学上的破伤风疫苗是指破伤风类毒素制剂,是类毒素而不是抗毒素。大家常说的小儿百白破疫苗里的「破」即指破伤风类毒素。

他是用破伤风杆菌经减毒加工处理后制成的,注射到人体10天后产生抗体,2~3月内抗体逐渐增加,并维持滴度较高水平,这样人体才会产生常达10年左右的自动免疫力,但不能产生终身免疫,且需定期强化免疫。

若在注射TT后人体尚未产生抗体或其他导致循环抗体水平不足0.01IU/ml时,伤者存在感染破伤风威胁,此时还需注射TIG或TAT,促使伤者的被动免疫与主动免疫衔接,以获得紧急免疫预防保护。另外,破伤风类毒素强化免疫不易过于频繁注射,以免增加不良作用。

儿童出生后百白破疫苗必须连续注射3针。18个月龄加强注射百白破疫苗。6岁的儿童改注射白破二联制剂疫苗,至此抗体可以维持10年。如果每5~10年或者伤后皮下注射0.5ml类毒素,即可快速产生抗体,一般无需被动免疫。

过敏试验

打破伤风针其实是指打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破伤风抗毒素是一种免疫马血清,对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具有抗原性(过敏反应),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血清病)及其他不良反应,因此在用药前应先做过敏试验。

试验结果为阴性可直接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试验结果为阳性者,则应进行脱敏注射,即小剂量分4~5次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用过破伤风抗毒素超过1周者,如再使用还须重作皮肤试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相对而言过敏反应少,医院存货少。这只是一种外源性抗体,维持时间为2~3周。对于已出现破伤风或可疑症状时应及时使用,但是对破伤风的预防作用是有限的。

应对破伤风要避免四个误区误区一:有创伤就要注射

医院,当患者就诊时只要是外伤,甚至只是擦伤,无论其是否进行过主动免疫,一律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按时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可在一定时期内产生很好的抵抗破伤风的抗体。

凡接受过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全程预防者,在注射完最后1针的5~10年,若有外伤不需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也不用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若超过5~10年,受伤后可再加强注射1次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但不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误区二:只在外伤后24个小时之内有效

多数医务人员会告知患者,应该尽量在外伤后24个小时之内应用破伤风抗毒素和免疫球蛋白,否则效果差。

破伤风感染后发病的潜伏期多数为1~2周。根据其发病机制,伤后24小时之内甚至稍晚应用破伤风抗毒素都能起到预防作用。临床上应强调尽早应用,但只要未发病且两周内应用都应视为有预防作用。

误区三:没有外伤就不会感染破伤风

对于某些非外伤性的损伤,例如肛周脓肿、结肠穿孔等,医生很少考虑到患者有破伤风杆菌感染的可能。其实,破伤风杆菌大量存在于人的肠道内,并随粪便排出体外。

肠道破裂造成的腹腔及手术切口污染,若病史较长,污染重,就可能发生破伤风杆菌感染。

这些患者应该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同时要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促使其产生长期抗体。

误区四:打了破伤风针就不会得破伤风

被动免疫给体内带来的抗体只能持续2~3周,此后抗体水平下降,身体不再受到保护。因此,应用一次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并不能带来持久免疫力。持久的免疫力要靠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在体内产生的主动免疫。

关于孕妇用药针对孕妇,TAT或TIG毒理作用不明,需慎重。但破伤风类毒素是安全的,一般来说,使用方法同常人。而对于预防新生儿破伤风,如果孕妇过去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只要在妊娠早期,最迟在分娩前3周,注射一针破伤风类毒素即可,抗体可以通过胎盘使胎儿也获得这种保护性抗体,如果孕妇过去没有注射过破伤风类毒素,则应在首次注射后4周,再注射一针,以作加强。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在线咨询

赞赏

长按







































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jingwang.net/zlff/744.html